[其他]多用折叠便携凳无效
申请号: | 87213611 | 申请日: | 1987-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61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宪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宪中 |
主分类号: | A47C4/00 | 分类号: | A47C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用 折叠 便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折叠坐具。
现有的马扎儿是由两个方框,中部用轴连接构成框架,顶部用柔性面料连接而成,框架的材质是钢材或木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折叠式坐具。它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一物多用。一般兼有三种用品的作用,分别是(1)坐具、(2)箱、包的提手、(3)搭钩或衣架。
该便携凳由四个相互错开绕轴线转动的“冂”形构件,中部用轴连接组成框结构,顶部用柔性面料连接而成,折叠后形状为“冂”形。该便携凳可以与箱、包组合,以其“冂”形结构作为箱、包的提手。若“冂”形构件中部有一小孔,可以插入一小钩,“冂”形构件两轴孔间搭一细绳或细杆构成衣架。“若“冂”形构件拐角处为圆环形,则折叠后可以作为搭钩使用。
图1-2是便携凳打开、作为坐具使用时的视图。图1是主视图,图2是左视图。
该便携凳的构造为:(1)“冂”形构件;(2)转轴;(3)阻止臂;(4)承坐面;(5)着地支点;(6)把手。由打开位置折叠起来的方法是:将构件①顺时针旋转约210°至铅锤位置,构件②逆时针旋转约210°至铅锤位置,构件④顺时针旋转约30°至铅锤位置,构件③逆时针旋转约30°至铅锤位置,将承坐面绕于“冂”形构件横梁上,折叠完毕,由折叠状态到打开状态的方法类似,只是次序和方向相反。
图3-8是便携凳折叠起来的视图。
其中图3-5是完全重合折叠。图6-8是部分重合折叠。
完全重合折叠按“冂”形构件型式分,可有两种型式,分别为:基本型、园环型。其主视图都相同,为图3,其左视图分别为图4-5。部分重合折叠按“冂”形构件型式分,又有两种型式,分别为:基本型、园环型,其主视图都相同,为图6。其左视图分别为图7-8。
图9-12为便携凳与箱、包组合的视图。
便携凳以其“冂”形结构作为箱、包的提手,需要的附件为(7)连接钩。便携凳与箱、包之间的连接是活动连接。便携凳与箱或包也可单独使用。如图9,10所示的提手,称为大提手。图中的箱、包若以所示双点划线为底,则为手提箱、包;若以最底部底面为底,则为旅行包。如图11,12所示的提手,称为小提手。
图13-14为便携凳的“冂”形构件构成衣架的视图。附件为(8)小钩,(9)细绳或细杆。
图15为便携凳作为搭钩的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宪中,未经陈宪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