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压连续可调电源无效
申请号: | 87213624 | 申请日: | 1987-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62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李耀棠;王天及;杨世宁;温焕荣;范少武;张世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广州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程长文 |
地址: |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连续 可调 电源 | ||
本实用新型是一个无级连续可调的高压电源,属供电电源的设计。
现有的小电流、直流高压供电电源,大都是采用自激式直流变换电路,这种电路往往存在振蕩不稳、输出电压不能宽范围连续可调以及输出电压不稳定等缺点。经国际联机检索,在《Instruments and Experimental Techniques》(Vol.21,NO.3,737~738,1978)中曾报导了一种输出电压8KV~32KV连续可调、负载电流0~50mμA的直流电源,该电源采用由谐振倒相电路构成的中高频变换器作直流高压发生器,用相位——脉冲方法调整输出电压。其缺点是输出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且输出负载电流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连续可调的高压电源,该电源能从零电压起宽范围连续可调,且输出负载电流较大、输出电压稳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新型的高压连续可调电源的电原理方框图。它由电源变压整流滤波电路、振荡电路、分频倒相电路、直流高压发生电路、基准电压电路、取样放大电路、误差比较放大电路、驱动电路等组成。电源变压整流滤波电路为各部分电路供电。由振蕩电路产生驱动脉冲电压,经分频倒相电路后驱动直流高压发生电路产生直流高压输出。由取样放大电路、可预先调节设定的基准电压电路、误差比较放大电路及驱动电路等共同构成一个输出电压的稳定、调节电路。其中,由取样放大电路对输出电压进行取样放大,经放大后的取样电压同预先调节设定的基准电压在误差比较放大器中进行比较放大,其输出经驱动电路加到直流高压发生电路中变压器B的初级线圈的中点上,控制直流高压发生电路的激励电压,最终达到控制输出电压目的。本电源具有输出电压可从零电压起连续可调、输出电压稳定、体积小、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工作可靠等优点。
图2给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说的一种新型的高压连续可调电源的一种种实施电路图。该电源电路包括振蕩电路、分频倒相电路、直流高压发生电路、取样放大电路、误差比较放大电路、驱动电路、电源变压整流滤波电路。振蕩电路、分频倒相电路是由时基振蕩电路、J-K触发器、晶体二极管CR1、CR2、晶体三极管BG1、BG2、BG3、BG4、电阻R1、R2等组成。时基振蕩电路(这里选用NE555集成电路片)的输出连接到J-K触发器(这里选用 1/2 74LS73集成电路片)的CP输入端,J-K触发器的J、K端接高电平,使J-K触发器CP输入端来一个脉冲输出翻转一次,J-K触发器的输出端Q端,通过电阻R1和二极管CR1连接到一个由晶体管BG1、BG2组成的复合管的基极上,J-K触发器的输出端Q端。通过电阻R2和二极管CR2连接到由晶体管BG3、BG4组成的复合管的基极上,两个复合管的发射极接地,两个复合管的集电极连接到直流高压发生电路中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上述电路产生两个占空比相等的反相脉冲电压。即在变压器B初级线圈的两端加上了激励电压,由变压器B和一些电容C和二极管CR组成了通常的直流高压发生电路,从变压器B的次级输出的电压经由电容C和二极管CR组成的倍压整流电路后产生直流高压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广州电子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