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汽车高怠速节油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3925 | 申请日: | 198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925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陈银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银坤 |
主分类号: | F02M7/06 | 分类号: | F02M7/06 |
代理公司: | 浙江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浙江省慈溪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高怠速 节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汽车处于高速工况和强制怠速工况下的汽化器。
汽车在下坡行驶及进行减速操作时,不需要发动机的动力。此时,驾驶员松脱油门踏板,但由于车辆的惯性和坡道下滑力的作用,使发动机由主动驱动变为被动驱动,发动机处于强制怠速工况。由于节气门关闭,这时在进气歧管内和汽化器节气门下游的通道处长时间产生强吸气负压,仍有较多的不作功的燃油被从怠速油道吸出,从而造成燃油浪费和污染空气,这部分不燃烧的燃油还会冲稀润滑油膜並加剧运动机件的机械磨损。
当汽车处于高速行驶时,这时节气门全开。发动机从主量孔、真空节油装置、机械节油装置中吸入大量的燃油,使得发动机汽缸内的气体中含有过量的燃油,加之,热机状态下的发动机机温,使得汽油充分雾化,从而导致混合气偏浓,造成发动机冒黑烟。这种偏浓的混合气不仅不能充分燃烧,造成燃油浪费,而且污染空气,危害人类健康。
鉴于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旨在解决上述二种工况下,造成燃油浪费的汽车高、怠速节油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机械操纵的方式截断高速、怠速工况时的燃油供油来实现节油的。当汽车处于强制怠速工况时,此时发动机不需要动力,即将发动机汽化器中的怠速油道堵住,截断从怠速量孔中被真空吸入的多余的不作功的燃油。当汽车处于高速行驶工况时,由于节气门全开,从主量孔、真空、机械节油装置中吸入过量的燃油,造成混合气体的偏浓,这时,则将主量孔、真空、机械节油装置的油道节流,限制从真空、机械节油装置中吸入的过量的燃油,使发动机汽缸中的混合气浓度变稀,达到充分的燃烧。
具体的措施如下:
1、在汽化器的底座上加设一个机械操纵支架,在支架上设置有永久性磁铁和调节螺栓,和与驾驶室内的操纵拉钮相连的支座。
2、在汽化器的怠速量孔内设置有一个由通过永久性磁铁来操纵控制的针阀,用来限制怠速量孔的进油量。
3、在汽化器中部主量孔固定螺帽处的中速主量孔处,设置有一个由通过永久性磁铁来操纵控制的高速限油阀,用来限制主量孔、真空、机械节油装置的进油量。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它既克服了汽车在强制怠速工况下的燃油浪费,也避免了汽车在高速行驶工况时,发动机气缸中混合气体过浓而造成的燃油浪费,其节油效果显著。同时,该节油器结构简单、成本低、制作容易,便于推广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操纵支架的主视图
b为本实用新型机械操纵支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速限油阀的结构图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现根据附图中的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图1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它在汽化器1的底座上加设了一机械操纵支架2,在汽化器1的怠速量孔内设置有一针阀3,在针阀3的上面设置有一圆形开口的隔磁铜片4和传磁螺钉5;在汽化器的主量孔固定螺帽处的中速主量孔处,设置有一高速限油阀7,以便控制汽车在高速行驶时,从真空、机械节油装置油道6的进油量。
图2描述了本实用新型机械操纵支架的结构图。它由一块与汽化器底座形状相同的底板8,和两块可围绕安装在底板8上的肖轴9、9′转动的摇皮10、10′所组成,在摇皮10和10′上,分别设置有一块用于控制阀芯15和针阀3开、闭的永久性磁铁12、12′和一根用于调整永久性磁铁12、12′间隙的螺栓11和11′,以及用于连接驾驶室操作拉杆的支座13、13′。
图3描述了本实用新型高速限油阀的具体结构。它由阀体14、阀芯15、弹簧16和阀盖17组成。在阀体14的小端设置有螺纹18,在阀芯15的小端的径向设置有进油孔19,在其轴向设置有限油孔20。阀芯15和弹簧16安装在阀体14内。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当汽车处于非怠速工况时,这时安装于摇皮10′上的永久性磁铁12′,通过传磁螺钉5,将安装于怠速量孔内的针阀3吸起,使怠速量孔油道处于常开状态(实际上此时怠速量孔不起作用)。当汽车处于下坡行驶或进行减速操作而不需要发动机动力时,此时驾驶员可操作置于驾驶室内怠速节油的拉杆,带动位于机械操纵支架摇皮上的支座13′,使安装于摇皮10′上的永久性磁铁12′,围绕肖轴9′向B方向转动(见图1),使其施加于针阀3上的磁力减弱,这时针阀3在其自重的作用下,下降,堵塞怠速量孔油道,以达到节油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银坤,未经陈银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9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