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钢丝的电解除鳞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3994 | 申请日: | 1987-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3994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5-25 |
发明(设计)人: | 何家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冶金机电工业学校 |
主分类号: | C25F7/00 | 分类号: | C25F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天津市南开***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 解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解法去除金属表面氧化物的装置。
清除钢丝特别是合金钢丝表面氧化物,国内主要采用酸洗,或碱煮一一混合酸洗的复合处理方法。国外在八十年代出现不锈钢电解除鳞方法。在电解装置方面采用两端开孔的管状电极。相邻管状电极的极性不同,并且不接触,钢丝从管中通过,电解液导入管状电极内部,又从其两端流出,注入下部槽内循环使用(详见日本特开昭57-140899)。这种装置在使用上很不方便。一根钢丝要占一道管状电极。多根钢丝同时运行,所用管状电极排布占地较大。钢丝运行发生断线时,极易造成不同极性的管状电极间发生短路。在电解液中,随着电解过程产生的氧离子会产生铁盐结晶,降低电解液的导电性能,影响电解的工作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对电解槽的构造加以改进,使之易于操作,不易产生短路,并且能随时去除电解液中的结晶物质,保持电解液的导电性能。
本发明的内容是用单极性电解槽代替管状电极,在电解装置中有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用以清除电解液中的结晶物质。
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设计方案如附图所示:
图1:电解槽装配图
图2:电解槽结构图
图3:电极板架
图4:电极板装配图
图5:橡胶密封垫片及卡环
图6:图8、淹没射流管
图7、图9、循环过滤系统示意图
图示说明:外槽1、电解槽2(+)、2′(-),极板3、钢丝4,射流管5,极板架6,极板架托7,极板夹8,橡胶密封垫片9,卡环10,放液孔11,射流孔12,低位槽(浊液)13,低位槽(清液)14,过滤机15,离心泵16,供液总管17,供液分管18,射流管架19,反射板20。
本设计有两大系统。电解系统和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附图1~图5为电解系统图示。电解系统由成双数一字排列的若干对单极性电解槽2和2′组成。每个槽构造相同,均有数目相同的电极板3,电极板在电解槽2和2′中平行排列,把电解槽隔成若干钢丝电解通道。钢丝4在通道中穿行。通道对向的电解槽两端壁上有凹槽,凹槽处镶装或夹装橡胶密封垫片9,防止电解液从凹槽处外泄。在垫片上有若干个允许钢丝穿行其间的过丝孔,过丝孔外沿有弹簧卡环10,过丝孔与处理的钢丝数目对应,每根钢丝穿过一个孔。卡环10起保护垫片和过丝孔的作用,同时可以调节过丝孔的孔径。相邻的电解槽的过丝孔相对,使钢丝能笔直穿行于各电解槽,电解液会从过丝孔处渗流,为防止发生短路,相邻的电解槽之间有间隙,使渗流的电解液不接触相邻电解槽。电解槽内也须衬绝缘材料,例如玻璃钢。电极板夹装在极板架6上的极板夹8中由极板架托7托住,与电解槽四壁及槽底不接触。
图6至9为电解液循环过滤系统图示。循环系统由外槽1、浊液低位槽13,清液低位槽14,过滤机15,离心泵16,供液总管17,供液分管18和淹没射流管5组成。电解槽2和2′装在外槽1中,外槽1的壁高低于电解槽上的过丝孔位置,使钢丝能笔直地穿行于整个除鳞装置系统。从电解槽2和2′中溢流出的电解液落入外槽1中。外槽1为斜底,底部有放液孔11,接引流管到浊液低位槽13,浊液经过滤器15到清液低位槽14,再由离心泵16将清液泵入供液管路17、18送到电解槽2和2′底部的射流管5中喷射出去。为使电解液保持最佳工作温度,在低位槽中安装加热蒸汽排管。射流管的布置可选用两种方式,一种与电极板方向垂直交叉,另一种与电极板方向平行。射流孔12可以向上开孔,也可以向下开孔。向上开孔要防止射流直接溅射电极板,向下开孔须在孔的对面加反射板20,使液流散射。向下开孔射流管的间隔以400mm左右为宜。
本设计的使用方法如下:电解液注入电解槽2和2′使之溢流并充满整个循环管路。钢丝穿行各电解槽,电极板与钢丝都淹没在电解液中。给各电解槽接电,各槽极相间隔,以+-+-次序为宜,相应各槽内的钢丝便成为-+-+极。电解过程在钢丝通过各槽运行过程中完成。电解液中的结晶物质在槽底由射流管喷射的射流作用下,浮在液面并不断溢出进入循环过滤系统。在用于合金钢丝除鳞的实验中按本设计方案配置了6对共12个电解槽,使用发明人发明的专用电解液,可在14至20秒内完成除鳞清洗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在于用单极性电解槽取代单极性管状电极;电极板淹没在电解液中,钢丝在极板间的开敞通道中穿行。电解液循环使用过程中加以滤清和保温。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能有效地防止钢丝运行发生断线时产生短路,在相同的空间截面中能比管状电极方式排布钢丝的数目多;并且钢丝的排布和运行都更为方便,因而能明显地提高生产效率。电解液不断更新和板式电极形式能使电解性能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冶金机电工业学校,未经天津市冶金机电工业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39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限载装置
- 下一篇:闭式手动双作用液压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