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无触点电子喇叭无效
申请号: | 87214386 | 申请日: | 1987-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38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颂华;李明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颂华;李明智 |
主分类号: | H04R5/02 | 分类号: | H04R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浙江省杭州市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点 电子 喇叭 | ||
本发明属于一种车用喇叭。
喇叭是汽车等交通工具必备的装置,用来发生警告信号。目前常用喇叭是一种电磁振动装置,用一对触点的不断通断来控制电磁系统,使膜片产生振动而发音。这种喇叭工作时,流过电磁线圈的电流较大,例如国产DL34G-12单音喇叭,其电流约为7.5安。由于电流较大,线圈所储存的磁场能量会在触点断开时产生强烈火花而烧蚀触点,影响寿命。此外,膜片常因剧烈振动产生裂缝而损坏。曾经有人提出过一种利用电铃原理使二块动、静铁芯互相碰击而发声的喇叭,铁芯由电磁线圈驱动,而电磁线圈电流则由一个功率晶体管来控制,而晶体管则由动、静铁芯控制其基极电流的通断来加以控制。由于晶体管的放大作用,通过小电流的基极电流即可控制大电流的线圈电流。但是动、静铁芯除了承担碰击发声的作用外,仍然还要承担基极电路通断的工作。铁芯具有磁性,由于磁性的吸引污垢及电流火花的作用,时间一长,动、静铁芯之间即产生黑斑影响接触,喇叭就不能正常工作。此外,这种喇叭的音调难以控制,通常低频基波的响度分贝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系统,使得动、静铁芯完全不承担使基极电路通断的工作,从而彻底杜绝接触不可靠的问题,因而提高了可靠性,延长了寿命。此外也降低了对铁芯加工的工艺要求。
本发明所提出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利用一个振荡器产生一种频率可随意调定的振荡波驱动功率晶体管。当喇叭的由膜片、共振罩、动铁芯等组成的振荡系统的自振频率和电磁线圈与并联电容的谐振频率及振荡器的振荡频率一致时产生共振,从而发出最大的声响。
由上所述可见,本发明所设计的喇叭避免了动、静铁芯因接触不良而带来工作不可靠问题。由于谐振时谐振回路中的电流远大于外电路电流,故只需较小的供电电流即可获得足够的声音响度。喇叭的寿命显著提高。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喇叭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1是喇叭结构剖面图。
附图2是原理电路图。
附图1中,1是静铁芯;2是锁紧螺母;3是弹性支架;4是电磁线圈;5是线圈罩;6是印刷板;7是后盖;8是膜片;9是压紧圈;10是动铁芯;11是共振罩。动、静铁芯10、1由高导磁率、高电阻率铁氧体材料制成,或矽钢片叠成,受电磁线圈4的吸引而互相产生碰击发音。膜片8与动铁芯10固接在一起,也随着运动而变形产生反作用力,从而使动铁芯10随电磁线圈4的振荡电流而产生振动,膜片8同时起声滤波作用,并与共振罩11一起形成共振腔。适当调节动、静铁芯10、1间的距离,可使喇叭声音宏亮悦耳。线圈罩5由磁性材料压成,再与后盖7固接在一起,避免后盖7与线圈罩5整体冲压时加工工艺上的困难。静铁芯1可通过线圈罩5上的螺纹调节与动铁芯10之间的距离,调好后,由锁紧螺母2锁紧。静铁芯1可自后面旋出,便于维修时清除铁芯间的污垢及蚀斑。
附图2中,12是振荡器;13是并联电容;14是功率晶体管。电磁线圈4与并联电容13为谐振回路,与功率晶体管14一起组成一个他激LC振荡器。与自激LC振荡器相比,由于无须从振荡回路取出反馈信号,减少了反馈回路反射到振荡回路的等效损耗电阻,从而提高了Q值,在外电路电流较小时,振荡回路中也有较大的电流,亦即振荡线圈4能产生较大的磁化力,从而提高声音响度。
振荡器12可以由任何一种正弦波振荡器、多谐振荡器、方波发生器或压控振荡器组成,采用一个正向或反向积分电压去控制压控振荡器,则可使喇叭工作时成为由低到高或由高到低的变音喇叭。当功率晶体管14的β值较低时可采用复合管。
实施例:
采用由集成块555组成的压控振荡器,电磁线圈3由2股φ0.35漆包线绕350圈,在谐振电容12为20μF和1μ时调节成频率为2000赫左右的高音喇叭和频率为500赫的低音喇叭,成对使用时,电流不大于0.7A,响度达103分贝,符合国家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颂华;李明智,未经陈颂华;李明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3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