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补气量自动调节的气压给水罐自动补气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4468 | 申请日: | 198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46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发明(设计)人: | 王乃文;郭全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乃文;郭全瑞 |
主分类号: | F04B23/00 | 分类号: | F04B23/00;B67D5/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北京市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量 自动 调节 气压 水罐 补气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压给水罐自动补气装置,它适用于各种配套水泵、各种供水压力的立式或卧式气压给水罐,是一种通用的自动补气装置。
目前,国内外各种补气装置,虽然能实现自动补气,但由于它们的补气量,不能随气压给水罐欠气情况而自动调节,往往造成在需要时补气缓慢,在不需要时补气过剩的现象。这是由于其补气装置的补气次数与水泵开停次数一致这一特点所造成的。例如日本特许公开昭57-131878所公开的补气装置。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这一工艺问题而设计的。它可以在水泵每开停一次时间内,根据气压给水罐实际欠气量的多少,而自动调节补气次数。
方法是:在补气罐中安装水位信号计,用它来控制两个电磁阀的启闭,以实现自动补气;将补气罐安装于气压给水罐的特定位置,补气罐顶部适当低于气压给水罐在设计气量下停泵压力时的运行水位,具体位置与运行压力及顶开补气阀〔3〕阀芯施力的大小有关,可通过试验确定,为了运行稳定,在补气罐内加设了布水孔板〔10〕,使得水面较平稳的上升,并将水位信号计(电极式或浮球式的)〔11〕,安设在带孔的套管中,以防止水花引起的误动作。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构造图,图2是本装置在气压给水罐上的安装图。
通过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是如何实现自动补气的。本装置由补气罐〔1〕,电磁阀〔6〕,〔8〕,止回阀〔3〕、〔5〕,连接管〔2〕、〔4〕、〔7〕、〔9〕,布水孔板〔10〕和水位信号计〔11〕等构成。图1表示本装置补气罐中水被完全泄空的状态。当补气罐〔1〕中的水完全泄空时套有带孔套管的水位信号计〔11〕控制电磁阀〔6〕关闭;电磁阀〔8〕开启,水从进水管〔9〕进入补气罐〔1〕。补气过程开始,补气罐〔1〕水位上升,吸气止回阀〔5〕关闭,补气止回阀〔3〕开启,通过补气管〔2〕向气压给水罐补气,当补气罐〔1〕完全充满水时,补气过程结束。水位信号计〔11〕控制电磁阀〔8〕关闭;电磁阀〔6〕开启,水从泄水管〔7〕排出,补气罐〔1〕形成一定负压,同时,补气止回阀〔3〕关闭;吸气止回阀〔5〕开启,吸气过程开始,补气罐〔1〕水位下降,当水完全泄空时,吸气过程结束,水位信号计〔11〕控制电磁阀〔6〕关闭;电磁阀〔8〕开启,补气过程又重新开始。本装置吸气补气过程交替进行。实现了连续自动补气功能,为使补气罐中水流平稳,在补气罐中加设了带孔的布水孔板〔10〕,水位信号计设置在带孔的套管中,以防止误动作,布水孔板安设在补气罐内部。1/2高度处,其钻孔直径应大于5毫米,开孔总面积为补气罐横断面面积的1/5-1/20。
下面通过图2进一步说明本装置的补气量是如何实现自动调节的。补气装置通过进水管〔9〕和补气管〔2〕与气压给水罐〔12〕连接。气压给水罐〔12〕配套水泵〔13〕的开停,由运行压力控制。b-b表示设计要求气量下停泵压力时运行水位,a-a表示任一气量下停泵压力时运行水位。
本实用新型,补气动作是由水位信号计〔11〕控制的,实现连续补气,必须具有补气罐完全充满水的条件,只有当a-a高于b-b时,本装置才能实现自动补气。a-a高于b-b越多(少),则说明气压给水罐缺气越多(少)。
本装置在水泵每开停一次时间内,可实现的自动补气次数,与a-a高出b-b的尺寸有关,高出的多(少),补气次数也多(少),这一特征确立了本装置的补气量自动调节性能。当气压给水罐的气量达到要求时,a-a与b-b重合,由于运行失气量的产生,经一段运行时间,a-a又略高于b-b,这时本装置自动进行补气,使得a-a平于或低于b-b,补气动作随之停止,在这种情况下保持补气量和失气量相等,不会出现补气过剩。
本装置可通过改变连接管〔7〕和〔9〕的过水断面来调节补气速度。每补一次气所需时间,可调定为10秒到300秒,而一般的补气装置补一次气需5到10分钟,本装置可提高补气速度60倍。
在水泵不运行的情况下,本装置依然可以连续自动补气,对于新安装检修后的气压给水罐,减少空压机充气的麻烦,同时也为停电后再起动的供水设备,减少了达到正常气量的时间,本装置也可用来改造旧的气压给水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乃文;郭全瑞,未经王乃文;郭全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