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低压电网缺断相、超欠压保护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4518 | 申请日: | 1987-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51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辉 |
主分类号: | H02H3/253 | 分类号: | H02H3/253;H02H3/20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王叙敏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呈***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压 电网 缺断相 超欠压 保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电网非正常供电的紧急保护装置,特别适于低压供电系统及电动机、单相用电器作缺相、断相、超压及欠压、漏电情况下的保护器。
已有的保护器多由电流互感器检测、熔丝熔断检测、三相平恒零电压检测等方式构成。当负载在轻载下运行、熔丝以外电路故障、三相供电不平恒时,将导致检测不准确,可靠性差而难以保护。中国专利局1987年4月1日公告的CN85205544U《三相电动机断相保护器》采用电流互感器方式检测故障信号,若发生超压、欠压故障时,该保护器将不能保护。若外电网发生缺相、断相故障,被保护电机可能与其它并联运行的电机形成回路,使故障相导线仍有电流流过。因为电机断相端的电压是一个几十伏至180伏的电压,轻载运行断相端的电压将高于重载运行断相端的电压,三角型连接电动机的断相端电压高于星型连接电机断相端的电压,由此而引起断相端导线仍有电流通过,使之检测不到故障信号,保护效果变差。该保护器还存在无报讯功能、无工作状态指示等缺点。
鉴于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低压电网在缺相、断相、超压、欠压和漏电故障时的紧急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由电压变换电路、超压检测及指示电路、正常供电指示及缺断相、欠压检测电路、漏电检测及指示电路、数字门电路、抗干扰及前级驱动电路、音响报讯电路和控制装置所组成。
上述电压变换电路是常用的整流电源电路。
上述超压检测及指示电路中稳压管DW1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且与二极管D3、D4的负极和电容器C2的正极、电阻R1的一端相连接,稳压管DW1的正极与电位器RW1的一端相连,RW1的动极与晶体管BG1的基极相连,BG1的集电极连BG2的基极,BG2的发射极与电阻R2的另一端相连,BG2的集电极连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极,LEd1的负极、BG1的发射极、电位器RW1的另一端、电容器C2的负极、电阻R1的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正常供电指示及缺断相、欠压检测电路中稳压管DW2的负极、DW3的负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DW2的正极与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极相连,DW3的正极与电阻R3的一端、电位器RW2的一端相连接,RW2的动极连电阻R4的一端,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极、R5的另一端、电位器RW2定极的另一端均接地;
上述漏电检测及指示电路部份的漏电指示电路由电阻R9、发光二极管LEd3、晶体管BG3组成,电阻R9的一端连电源正极,R7的另一端连发光二极管LEd3的正极,LEd3的负极连电阻R10的一端和晶体管BG3的集电极;
上述数字门电路部份由数字门电路及与它的输入端相连的电阻组成,数字门电路的输入端分别接电阻R4和R10,输出端连电阻R9的一端,门电路的电源引线分别接直流电源的正、负极;
上述抗干扰及前级驱动电路部份的抗干扰电路由电阻R9、电容器C3、稳压管DW4组成,电阻R9的一端连门电路的输出端,R9的另一端与电容C3的正极和稳压管DW4的负极相连,C3的负极接地,DW4的正极与驱动管BG4的基极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辉,未经李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