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丛式鱼钩无效
申请号: | 87214519 | 申请日: | 1987-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51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邵俊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俊明 |
主分类号: | A01K83/00 | 分类号: | A01K83/00 |
代理公司: | 新疆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程云山 |
地址: |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鱼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捕鱼领域,是一种钓鱼用的鱼钩,适于垂钓爱好者使用,也可作为一种渔具,供渔民捕鱼。
已有鱼钩一般为单钩垂钓,因而命中率很低,加上天气、风浪、能见度影响,常使不少垂钓爱好者劳累一天而一无所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由多根鱼钩组合成丛式鱼钩,达到一人数钩或若干钩,从而可明显提高垂钓命中率,增加捕鱼量。下面以实施例来描述这种鱼钩的结构和钓鱼过程,实施例结构见附图1。
实施例采用7根或多根已有鱼钩(1),呈放射状等分排列,然后将各根钩杆组合成束,安装在钩束管(2)内,束管(2)上端接饵杆(4),饵杆(4)下端固定在束管(2)内,饵杆(4)中段设置定饵器(3),如可用一弹簧(3)穿在饵杆(4)中。饵杆(4)顶端是吊线孔(6),孔中固定2根或多根饵钩(5)。
钓鱼前,先在定饵器(3)上置饲饵如玉米面团,在饵钩(5)上置肉饵如蚯蚓段,然后用吊线将丛式鱼钩甩入鱼池中。等有鱼咬饵时可立即猛提吊线,丛式鱼钩中的某几个钩(1)可刺穿食饵的多条鱼体,从而将鱼带出水面而捕获。
在某鱼水库使用丛式钩和单钩作垂钓对比试验,在8小时内用丛式钩共钓鱼数百条约3公斤,其中体长26厘米的链鱼2条(各重600克),10多厘米长链鱼2条,其余为4~10厘米长的小鱼;而单钩只钓长4~10厘米小鱼数条,总重600克。
可见使用本实用新型,比单钩垂钓捕获率可提高5倍以上;只要鱼食饵,不论鱼体大小,捕获率可达90%以上。丛式钩可不受天气、风浪、能见度影响,且制造简易,对材质无特殊要求。丛式钩可大大提高垂钓爱好者的兴致,使垂钓爱好者少劳而多获。
丛式钩亦可用于渔业生产。将丛式钩按附图2中形式组合就可成为一种高效能渔具。将丛钩按纵向串连呈串珠状(2a);在横向上由内向外、由上而下可分层排列成花瓣状(2b);斜向排列呈树枝状(2c),或根据需要组合成其它形式。这类组合式丛钩比单个丛钩的命中率又将提高若干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俊明,未经邵俊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