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新型尘笼纺纱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4656 | 申请日: | 1987-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465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8 |
发明(设计)人: | 韩守信;乐秉章;李纪;腾鸿翔;马国琪;王军;齐助时;李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纺织工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D01H1/135 | 分类号: | D01H1/135;D02G3/3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纺织工业局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武舒 |
地址: | 天津市河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纺纱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自由端纺纱技术领域。
尘笼纺纱的成纱机理是棉条由喂给机构送入分梳壳体,变高速回转的分梳辊分梳成单根化纤维,在高速气流作用下喷向输棉通道,在一对同向回转、有近万个小孔眼的尘笼三角区凝聚加拈成纱,最后由卷绕机构卷绕成平行筒子纱。在现有发明中,奥地利Fehrer公司生产的DREF-Ⅱ型尘笼纺纱机纺6S以下低支纱;DREF-Ⅲ型尘笼纺纱机纺16S以下粗支纱,其缺点是占地面积大,电耗大,造价高,纺无芯纱有较大的局限性。英国Platt Saco Lowell公司的Master spinner细支尘笼纺纱机纺10S~40S细纱中支,而不能利用纤维下脚料纺包芯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两种尘笼纺纱机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中,尘笼采用小孔径、大孔距、小尘笼内胆开口;尘笼与长机垂直布置;尘笼部分以及喂给喇叭口、喂给板、喂给罗拉、分梳辊、输棉通道为单元组合件,即固定在同一个分梳壳体上,全机除尘笼为单独马达拖动外,均系集体传动,集中抽负压。输棉通道为不规则曲线(已在实用新型专利中说明,授理号87206681)。本实用新型可纺1.5S~30S有芯纱和无芯纱,适纺原料为棉、麻、化纤以及下脚料,再生纤维等。并具有节能、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易于维修、成本低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车头箱、车尾箱、车中机架、纺纱器组合件、尘笼组合件、芯纱喂给机构、卷绕机构、吸风管道、输送带、电气控制装置等。
车头箱分为内外两层,外层布置各种传动齿轮,内层布置马达和龙带传动装置,车尾箱内墙板布置龙带张力调节机构,外墙板布置电气控制板。纺纱器部分包括喂给(喂给喇叭口、喂给板、喂给罗拉)分梳(分梳辊)、输棉通道三部分组成单元组合件,尘笼与水平面成0°~75°,也可使输棉通道与水平成25°~90°(此时尘笼为水平布置)。分梳辊直径为φ76~120毫米,分梳辊钢针倾角为82°~102°。尘笼部分是由尘笼、导出轮、支承架底座组成的单元组合件。整套尘笼结构又包括尘笼、尘笼内胆、尘笼内胆左、右堵头、吸风口、薄壁轴承、轴承外层、整体轴承、传动轮等组成。尘笼直径为φ55~75毫米,长度为144~180毫米。尘笼内胆开口宽为3~5毫米,长100~130毫米。尘笼孔眼直径为φ0.8~1.0毫米,轴向孔距1.75~2.0毫米,径向孔距3.14~3.3毫米。芯纱喂给部分由空心锭子、圆球式张力控制器和圆盘式张力控制器组成。卷绕机构由导出轴、皮辊、槽筒和阻尼式纱架组成。风道包括主风道和吸尘风道两个系统,负压源来自同一风机,吸尘风道系统的负压也可在车尾箱另装一吸尘风机完成。输送带装在机上纱架后边,由一专用马达拖动。电气控制装置由控制电路、纱线断头自停电路和包芯纱检测电路组成。
图1~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图1为全机横截面示意图。
图2为全机纵向示意图。
图3为纺纱器组合件示意图。
图4为尘笼示意图。
图5为输棉通道示意图。
图6为图3和图5的改进型示意图。
图中:1为芯纱,2为空心锭子,3为输送带,4为圆球式张力控制器,5为平行式筒子纱,6为纱架,7为槽筒,8为导出轴,9为分梳壳体,10为龙带,11为输棉通道,12为尘笼,13为圆盘式张力控制器,14为漏斗,15为棉条,16为马达,17为支风道,18为吸尘管,19为主风道,20为吸尘风道,21为喂给板,22为喇叭口,23为喂给罗拉,24为分梳辊。
图1所示,芯纱1是锥形筒子纱,经空心锭子2退绕,在圆球式张力控制器4和圆盘式张力控制器13作用下,芯纱进入尘笼12的凝聚加拈三角区。外包纤维是棉条喂入,棉条15进入分梳壳体9后经图3所示喇叭口22、喂给板21和喂给棉罗拉23,被高速回转的分梳辊24梳理成单根化纤维,然后通过输棉通道11,在尘笼12表面与芯纱1进行包缠形成包芯纱。分梳辊24的高速回转是由龙带10拖动,尘笼12的转动由马达16拖动。纱线经导出轴8、槽筒7和纱架6作用下,卷绕成平行式筒子纱5。纺无芯纱时只需将芯纱1拉断,直接喂入棉条15即可。尘笼12三角区负压的大小是影响成纱质量的主要工艺参数,其负压源是由风机抽负压,经过主风道19和支风道17实现的。为减少纱疵和减少环境粉尘,在每对尘笼的下边装有吸尘漏斗14,经吸尘管18和吸尘风道20将粉尘排入滤尘箱。平行筒子纱5经输送带3送到车尾落入纱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纺织工业研究所,未经天津市纺织工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4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镀金属的预涂层织物
- 下一篇:无空气药液贮存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