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多功能硫化物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5236 | 申请日: | 1987-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523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碧海;刘玉蓉;李厚文;李志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碧海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马强 |
地址: | 湖南省长沙市井***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硫化物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析测试仪器。
目前,国内外对硫化物的分析大多采用对氨基苯胺比色法或碘量法,一般均需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装置多为一次只能处理好一个样品的简易装置,分析速度馒、质量难以保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多功能硫化物分离器,做为硫化物分析的专用设备,具有分析速度快、质量好、结构简单的特点,又可成为一台适用的七孔电水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这样的原理设计的:取一定含量硫化物的样品于反应瓶中,将其置于电水浴加热器上,在一定水温下加入适量的酸溶液,样品中的硫化物便与酸作用生成硫化氢气体,随即被载气流带往盛有吸收溶液的容器中,由此达到硫化物(S=)与原样品分离的目的。被分离的硫化物供比色或碘量法测量其浓度。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出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由该图可知,本实用新型由电水浴加热器、样品反应器、载气分配器、吸收反应器组成。电水浴加热器有圆筒形外壳(1)和内胆(2),在外壳(1)和内胆(2)之间填充有常规保温材料(3),例如石棉。外壳(1)上有控制台(26),其上装有电源开关(22)、调温旋钮(24)及指示灯(23)(25)。内胆(2)中置有Y形电热管(5),用以加热内胆(2)中的水(4)。放水管(19)与内胆(2)底部相通,以便放走其中的水(4)。电水浴加热器的顶面有七孔面盖(6),其上有六个均匀分布在同一园周上的通孔(27),每一通孔(27)放置一个样品反应器。另一通孔(28)位于面盖(6)的中央。
样品反应器有置于电水浴加热器中并从其顶面通孔(27)伸出的平底烧瓶(7),其瓶口有磨口瓶塞(9),该瓶塞(9)带有与瓶内相通的短颈漏斗(12)和通至瓶口的导气管(10)及通至瓶底的导气管(8)。载气分配器由双环支架(29)和气体分配器(15)组成。所述双环支架(29)置于面盖(6)中央,并与其上的通孔(28)相通。该双环支架(29)的顶部有十二孔定位环(13)及位于环(13)下面适当距离的支承环(30),定位环(13)的十二个孔均匀分布在一个圆周上。圆筒形气体分配器(15)置于双环支架(29)顶端中央位置,其顶部中央接有载气管(18),侧壁上部有六个沿园周均匀分布的气咀(31),每一个气咀接有一根硅胶管(20),该硅胶管(20)的另一端与流量计(14)相接,流量计(14)的另一端与管(8)相接。流量计(14)可以用中字夹代替。
吸收反应器由吸收试管(16)和带有侧导气管的试管塞(17)组成,试管(16)通过十二孔定位环(13)上的开孔置于支承环(30)上。管(10)通至试管(16)的局部。
由图1可知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加欲分离的样品于平底烧瓶(7)中,盖好瓶塞(9),将其置于电水浴加热器中。氮气(N2)由管(18)进入载气分配器(15)中,经管(20)、流量计(14)、管(8)均匀分配给六个平底烧瓶(7),流量计(14)调节流量。适量酸溶液(H2SO4)经短颈漏斗(12)注入瓶(7)中,接通电源开关(22),电热管(5)将水(4)加热,旋钮(24)调整温度。生成的硫化氢气体被载气(N2)流经导气管(10)从烧瓶(7)带入吸收试管(16),被其中的吸收溶液(11)吸收。上述过程完毕后,水(4)通过放水管(19)排出。
在上述装置中,移去样品反应器、载气分配器、吸收反应器,即成为一台十分有用的七孔电水浴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有:(1)分析效果好,如被测物加入量为200微克时,测得量为196.96微克,回收率为98.5%,完全满足了分析测试的质量要求;(2)S=分离域宽,范围为0.002毫克/升——1000毫克/升;(3)分析速度快,直接进行分析;(4)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是硫化物的专用分析设备;(5)可做为一台适用的七孔电水浴加热器,实现一装置多功能的特性。
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中只标出了一组样品反应器和吸收反应器,略去了另外五组),其中:
1——园筒形外壳 2——内 胆
3——保温材料 4——水
5——Y型电热管 6——七孔面盖
7——平底烧瓶 8——导气管
9——磨口瓶塞 10——导气管
11——吸收溶液 12——短颈漏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碧海,未经李碧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5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