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接头式蝶阀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5516 | 申请日: | 198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5516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03 |
发明(设计)人: | 沈克信;沈志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克信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L21/06 |
代理公司: | 鞍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蒋桂芝 |
地址: |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头 式蝶阀 装置 | ||
接头式蝶阀装置是与联接管路相配套的快速联接管路系统,适用于地面的固定管网、架空管线及井下矿管线,尤其适用于经常移动、经常拆卸管线及调节设备使用。
目前我国冶金矿山油田的管网,多采用法兰联接,焊接联接或螺纹联接等老式结构,存在着下列问题:法兰联接需螺栓紧固,联接部位不能偏斜;法兰联接的对夹式蝶阀,关闭部位碟板与衬胶是平面密封,跑冒滴漏现象较严重;管路维修比较大等。
为了克服上述的不足,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头式碟阀装置,其主要技术特征是:接头式蝶阀装置是由蝶阀(1),联接器(3),接头(5),管件(6)构成。蝶阀的阀体(7)带接头(5),可直接用两个半环形联接器(3)同管件(6)联接。联接器(3)是一个整体,由双唇式自紧密封胶圈(2),凹槽(4)组成,在蝶阀(1)的接头和管件(6)的接头装上双唇式自紧密封胶圈(2)胶圈设计采用双唇中空,唇部与管接头外表面进示密封,称为联接密封,其原理:当被输送介质压力升高,唇部与管接头结合得愈紧密,则密封性能越好。其双唇式自紧密封胶圈(2)由两个半环形联接器卡在接头(5)的凹槽(4)上,并允许管件(6)与蝶阀(1)联接时有1~5度角倾斜,并可随季节温度和介质温度变化自由伸缩,自动补偿
其另一个主要特征为:阀体(1)的空腔中心部位装入中央凸起的橡胶衬套(11),蝶板关闭时,平面与蝶板是中央凸起密封,缩小过盈面积,缩小密封面的摩擦,减小摩擦力距,关闭灵活,提高蝶阀使用寿命。
本装置具有下列优点:
1、据不完全统计,鞍山矿山适宜此种联接方法的移动管线约达5.48万米。平均按每年拆装一次计算,仅拆装费用一项就可节省12.4万元,2、接头式蝶阀装置的联接器(3)设计为一个整体拆装速度快,比焊接及法兰盘联接快2~3倍,只需几分钟即可装好一个联接器。3、按置费用低,比用焊接和法兰盘联接的管路节省按装费用30~40%,4、联接器上下半环,密封胶圈,螺栓在同一规格中互换性能好,便于实现标准化和系列化。5、线路按装时允许两管对接处偏斜1~5度角。而不像法兰盘那样,必须保持两管道中心线一致,可以起到偏斜的补偿作用。尤其山上,野外敷设管线时可以随地势坡度起伏延伸,适宜战备需要。
发明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及附图给出:
图1:接头式蝶阀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2:接头式蝶阀的阀体剖视图。
图3:接头式蝶阀的联接器结构图。
图4:双唇式自紧密封胶圈剖视图。
图面说明:
(1)蝶阀,(2)双唇式自紧密封胶圈(简称密封胶圈),(3)联接器,(4)凹槽,(5)接头,(6)管件,(7)阀体(8)接头法兰,(9)阀杆,(10)蝶板,(11)中央凸起的橡胶衬套,(12)支承环,(13)○型环,(14)对开环,((15)定位盘,(16)手柄迥转体,(17)挡圈,(18)螺钉。
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提出的具体结构的细节及其工作情况:
蝶阀(1)和管件(6)现接头表面联接时,将密封胶圈(2)的唇部分别装在其接头(5)的表面,在密封胶圈(2)的外径上装两个半环形联接器(3),将两个被联接管的接头凸肩卡在接头(5)的凹槽(4)中,用两个带销轴的活节螺栓将联接器(3)从两侧紧固,从而达到联接密封,密封胶圈(2)采用合成橡胶,或根据输送介质不同选用不同材质配方。由于设计采用双唇中空,所以接头表面与唇部接触形成自紧密封,弹性紧配合装入,该自紧密封静水试验不渗漏,受压后产生自伸,使唇部紧压在接头表面,密封性能可随压力升高而增强。
阀体(7)的空腔中心部位装入中央凸起的橡胶衬套(11),支承环(12)压在橡胶衬套(11)的内径上,阀杆(9)穿入蝶板(10)的中心孔内,接头法兰(8)装在阀体(7)内,○型环(13)套在阀杆(9)一并穿入阀体(7)的中心孔,起到二次密封作用。对开环(14)卡在阀杆(9)上,使阀杆(9)固定,定位盘(15)通过螺钉(18)与阀体(7)上部的接头法兰(8)联接,手柄迥转体(16)装在阀杆(9)上部,用键固定,再用挡圈(17)卡在阀杆(9)的槽部。
当蝶板关闭时,由于平面与蝶板(10)采用中央凸起密封,所以由最小过盈量可调至全密封,是一种可调密封。
本实用新型接头式蝶阀装置工作压力为10公斤/厘米2至40公斤/厘米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克信,未经沈克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5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军工多用锹
- 下一篇:带旋绕装置的膏脂包装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