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惯性联轴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5522 | 申请日: | 1987-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552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06 |
发明(设计)人: | 何筑生;詹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D3/10 | 分类号: | F16D3/10 |
代理公司: | 机械工业部专利代理服务处 | 代理人: | 李明星,李永联 |
地址: |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惯性 联轴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振动机械传动的联轴器。
振动机械是利用振动进行工作的一种设备,如进行物料的磨制、筛分、输送和铸造落砂等。振动电机作为振动机械的一种激振源,具有噪声低、结构简单、运行稳定等优点,并可方便地多机组合运行,以获取更大的激振力或合成所要求的振动形式,以完成许多特殊的振动作业。
但是,当前的由多个振动电机激振的圆振动或椭圆振动形式的振动机械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在结构设计上难以保证多个振动电机在无强迫条件下,其旋转相位差稳定在设定值进行自同步运行。而当采用现行常规的联接方式使其多个振动电机强迫同步运行时,对于中、大型振动电机,由于必须同时启动而对电网产生很大的电流冲击,从而给供电容量较小的用户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就是提供一种惯性联轴器以解决上述问题。以往的各种形式的联轴器均是一种“静态”联接形式,两半联轴器只能同时动作。本实用新型正是将这一“静态”联接改为“动态”联接,使与联轴器联接的两旋转轴能分别启动,避免了同时起动两电机对电网产生的较大的电流冲击。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联轴器包括两个半联轴器,其中一个半联轴器上设有滑块并由弹性元件相联接,当该半联轴器随振动电机运转时,滑块将受到一离心惯性力并受弹性元件弹性恢复力的作用,当惯性力大于弹性恢复力时滑块将动作,而与带有相应凹槽的已首先启动达到稳定转速的另一半联轴器联接。两半联轴器之间不采用固定的联接件,静止时有一间隙,因此,所联接的两电机可分别启动运行,然后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两半连轴器连接在一起而进行同步运行。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将结合附图给出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惯性联轴器的总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该联轴器包括两个半联轴器〔1〕、〔2〕,且其一个半联轴器〔2〕的一端套在另一个半联轴器〔1〕一端的凹腔内,半联轴器〔2〕套入凹腔的一端带有径向滑槽〔5〕和滑块〔3〕,该滑块〔3〕由弹性元件联接于半联轴器〔2〕上并在滑槽〔5〕内可以滑动,半联轴器〔1〕一端的凹腔内壁上带有与滑块〔3〕相适应的凹槽〔6〕,两半联轴器之间留有轴向间隙〔7〕、径向间隙〔8〕。
上述联轴器一种具体的结构是:滑块〔3〕上连接有导杆〔9〕,导杆上绕有弹簧〔4〕,该弹簧一端装在滑槽〔5〕内的凸缘上,另一端由导杆另一端的端盖〔10〕固定。
联轴器工作时,与半联轴器〔1〕相联的振动电机须先启动并稳定运行,尔后启动与半联轴器〔2〕相联的振动电机,两电机旋向相同。当半联轴器〔2〕随电机轴旋转时,其中的滑块〔3〕由于存在一偏心距,会产生一离心惯性力,该力随电机转速的提高而增大。同时,滑块〔3〕还受到弹性元件(弹簧)恢复力的作用,两作用力方向相反。运行初始,由于弹性恢复力大于离心惯性力,滑块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而当电机转速提高到一定值,例如接近额定转速时,滑块由于所受的离心惯性力克服弹性恢复力而沿滑槽〔5〕向外滑动,当其滑进半联轴器(1)上的凹槽〔6〕时,迫使两电机在设定的相位差下同步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母〔11〕来紧固端盖〔10〕以便于安装,滑块〔3〕与导杆〔9〕之间采用螺纹连接(附图中未示出)以便使弹簧的预紧力和滑块系统的偏心距可以进行适当的调节,或者采用其他结构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关键在于将两半联轴器之间相对静止不变的联接形式改为在运行中自动连接,使得既要允许多振动电机不同时启动,又要保证多振动电机在规定的相位差下进行同步运行成为可能。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可广泛用于各种由多振动电机激振的圆振动或椭圆振动形式的振动机械,尤其是中、大型振动设备,以及类似的其他机械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未经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济南铸造锻压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5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