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电视校色的彩色照片扩印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6001 | 申请日: | 1987-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001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7 |
发明(设计)人: | 王懋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懋宗 |
主分类号: | G03B27/73 | 分类号: | G03B27/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吉林省吉林市农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视 彩色 照片 扩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彩色照片扩印机,特别是装有“补色图象电视”作为校色基准,可将底片图象换成正象在电视屏幕上显示出来监视光源调整的电视校色的彩色照片扩印机。
目前国内外彩色扩印机虽有多种彩色分析装置,但大都是对透过整个底片光的总合按照红、绿、蓝三色分别接收变成电信号,放大后靠操作者或电脑与标准底片即三色均衡的底片相比较,以选取需要的光源组成及曝光时间,但是“当画面中有大面积的单一色彩、彩色负片上罩影密度和颜色变化较大、总体密度过大或过小等情况下仍会出现偏色”(引自《摄影手册》476页,中国摄影出版社1983年12月第一版,1985年6月第2次印刷),因此通常需要将每张照片先扩印一窄条(称为打样)观察扩印效果,在正式扩印时予以调整才能扩出满意的照片,这就增加了相纸和药品的消耗10~25%,而且由于洗印是连续进行的,打样也需要成批进行,正式扩印时又要逐袋逐张对照,所以洗印周期一般都较长。“目前最完善更自动化的扩印机,工作时对负片进行电子扫描,以Gretag3141为例:它用96个扫描点,对135负片24×36mm画面扫描,每个扫描点有红、绿、蓝三个数据,共有288个数据输入计算机处理运算,以控制滤色片和曝光量。……共有12个纸频道和26个胶片频道,有65个操作指令。它可以校正闪光灯拍摄的强反差主体和背景的硬调效果,雪景的低反差效果,逆光和强光的调整,光源色温补正。……”(引自《彩色照相基础》119页,中国摄影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版),显然,光电扫描是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对于具有数千万个象素的照片来说,96个扫描点太少了,所以这种扩印机虽然比平均测光有很大的进步,但仍然显得比较粗略而且不直观,还需要操作者有熟练的技巧,能正确使用数十个频道和操作指令,所以性能仍然不够理想,在一定时间内和某些情况下仍然需要打样。
对图片摄象並将其补色图象显示在电视屏幕上的彩色工业电视可以称之为“补色图象电视”,已经是一种现有技术(例如中国专利局《实用新型公告》1987年5月20日刊出的“换色显示装置”,专利号86204132),如果将该种装置与彩色扩印机结合为一体,就可以使彩色扩印机具有更为精细和直观的校色基准(其象素为37万个),有可能克服现有彩色扩印机的不足,一次完成扩印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装有补色图象电视,以其屏幕上预先显示的正片图象指导校色的“电视校色的彩色照片扩印机”。
基本构思是:补色图象电视摄取底片背光面图象並显示出正片图象,调整电视使其图象的亮度和红、绿、蓝三色色度与已扩出的满意照片(称为标定照片)一致,如此标定好的补色图象电视可作为校色基准,换用待扩底片时,观察其屏幕显示,校正光源的亮度和滤色片的号数,使显示图象令人满意,用标定照片相同的曝光时间曝光,扩印出的照片也应该是满意的。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叙述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原理和使用方法。
电源(1)可控制灯泡(2)的亮度,滤色片(3)、(4)、(5)可分别改变光源中黄Y、品红M、青C的组成,通过混色腔(6)的光均匀地照在底片(7)上,摄象机(9)经反射镜(8)对透过底片(7)的图象摄象,由变换器(10)进行信号变换后在电视机上得到正象显示(11),当反射镜(8)退出光路时,开启快门(12)即可使镜头(13)后面的感光相纸(14)曝光,经冲洗得到照片(15)。
取一张中等密度的底片,通过打样可以扩印冲洗出一张满意照片,假定根据记录得知其扩印条件为:灯压8伏,黄滤色片为Y50、品红滤色片为M30、青滤色片为C00,曝光时间为1秒,我们在相同的电压和黄、品红、青滤色片号数的光源条件下对该底片摄象,並得到正象显示,和照片对照,屏幕显示有可能偏色或太亮太暗,此时保持原来光源条件不变,而调整变换器(10)的亮度Y和红R、绿G、蓝B调整元件,使屏幕显示与照片相同,例如照片上衬衣是白色,让屏幕上衬衣也是白色,整个画面明暗也和照片相同,这一过程称为“标定”,标定之后变换器(10)的各调整元件就不再动,由于透过底片的光图象是照片和电视图象的共同拍摄对象,故在一定条件下后二者是等效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懋宗,未经王懋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浮力密度计
- 下一篇:同心布置型轴向气隙同步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