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剥黄豆、豌豆的剥豆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6032 | 申请日: | 1987-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032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周健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健生 |
主分类号: | A23N5/08 | 分类号: | A23N5/08;A47J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安徽省南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黄豆 豌豆 剥豆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副产品加工领域的豆类脱粒机械,特别是剥黄豆、豌豆的剥豆机。
目前,能对豆类进行脱粒作业的机械都是对已黄熟的豆类实施加工的,而剥未黄熟的黄豆、豌豆都是人用手剥荚取豆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剥黄豆、豌豆特别是剥未黄熟的黄豆、豌豆的机械。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副轧滚,(2)主轧滚,(3)支承体,(4)钢球,(5)调节螺钉,(6)托盘,(7)摇把,(8)压块,(9)紧固螺栓。
剥豆机的执行机构是一对轧滚,即主轧滚和副轧滚。两个轧滚在工作时与豆荚接触的表面是两个直径相等或相近的圆柱面,面上有足够多条(或个)刻痕,刻痕的形状可以是条状的或点状的,条状刻痕的纹理方向与轧滚轴线的夹角最好是0°~45°,刻痕的深度和刻痕在圆柱表面的宽度以能将豆粒从荚中挤出来而豆荚能连续从两轧滚间的隙缝中通过为宜,深度和宽度最好是0.5~1.5毫米,刻痕均匀地布满整个表面,加工刻痕的方法取决于加工轧滚的加工方式,附图中轧滚是用金属经切削加工制成的,其上的刻痕是通过滚花获得的,两轧滚装配后,主轧滚有刻痕的表面和副轧滚有刻痕的表面之间要有间隙,间隙的大小以豆粒能从荚中挤出而豆荚能被连续带过轧滚又不被切断为宜,间隙最好是0.5~1毫米。主轧滚通过一对啮合齿轮驱动副轧滚,齿轮与轧滚的配合可以如示意图所示,直接在轧滚上加工,或单独加工后与轧滚装配。
在附图所示的结构示意图中,传动机构是摇把,由手摇驱动。剥豆机的传动机构还可以采用类似于脚踏缝纫机传动机构的结构,或是用电机驱动。
剥豆机的喂料可以直接用手完成或附加一喂料斗,豆荚在重力作用下经料斗逐个进入剥豆机。
附图所示的剥豆机是这样工作的:将剥豆机固定好后,转动摇把(7),使轧滚(1)、(2)绕着各自的轴线旋转,豆荚顺着两轧滚间隙处的线速度方向用手喂入,在轧滚的滚压下,豆粒被挤出豆荚,在喂入边脱落,豆荚被带过轧滚,在另一边脱落。
本实用新型简单适用,操作方便,实现了对未黄熟的黄豆、豌豆剥荚脱粒的机械作业。
~说明书附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健生,未经周健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防溢漏可保温加温饭盒
- 下一篇:折叠式病员方便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