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高强度可缩碹无效
申请号: | 87216389 | 申请日: | 1987-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389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7-20 |
发明(设计)人: | 董显枢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显枢 |
主分类号: | E21D15/16 | 分类号: | E21D15/16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薏华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强度 可缩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软岩矿井巷道支护,特别是具有高强度和高抗动压能力的可缩。
目前软岩巷道支护有多种形式,参阅《煤炭科学技术》1987年第3期中“软岩分类及支护形式选择学术讨论会总结”一文,常用的支护有料石圆,其强度高,承载能力大,但其柔性小,难以适应围岩内部潜能大,围岩变形,位移大,变形持续时间长的特点,进而导致失稳破坏。另一种形式的支护是U型钢可缩支架,它采用四节U型钢制作成,节与节之间搭接一定长度,用螺栓、卡揽锁紧。当外载荷超过U型钢接头摩擦阻力时,接头处开始收缩,围岩释放能量,压力降低。虽然它有较好的可缩性,但不具备高支护抗力和很好的密封性。还有一种是锚喷和U型钢联合支护,即对围岩喷射一层混凝土,封闭围岩,然后打锚杆,经过一段时间,让围岩经过变形高峰后,架设U型钢支架,然后再复喷混凝土。这种支护具有较高的支护能力和可缩量,而且密封性能也好。但其成本较高,选用受到一定的局限。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支护,既能满足软岩动压巷道支护的高抗力要求,又能方便施工,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外层为异形料石和可缩垫板相间砌成的圆,轨道面以上部分的缝隙充填低标号砂浆,轨道面以下部分的缝隙充填碎矸石。内层为可缩性U型钢支架,沿轴向每三趟料石架设一架U型钢可缩支架。
本实用新型具有显著的优点:它可以承受巷道掘进造成的动压和采煤动压影响,它的抗压强度是一般料石的3倍,是29kgU型钢可缩圆形支架的6倍,因而取得理想的支护效果,同时也改善了采煤工艺,改风镐落煤为放炮落煤,提高采煤效率。采用此实用新型可改变巷道布置,取消石门巷道,节约大量石门掘进费。本实用新型施工方便,成本较低,并且在围岩压力趋于均匀,不再出现非圆形变形情况下,可以全部或部分回收U型钢支架,从而提高了支护材料的复用率。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图1是高强度可缩横断面示意图。
图2是高强度可缩轴向断面示意图。
图3是试验巷道支护变形曲线。
参看图1、图2,支护外层为厚0.4m、大头0.2×0.2m、小头0.2×0.16m的异形料石1和0.2×0.4m、厚度为0.02~0.04m的可缩垫板2相间砌成,可缩垫板2可由水泥、木板或菱苦土、卤水与木屑组合的苦土板制成。轨道面以上部分的缝隙充填由白灰、水泥、河沙组成的低标号砂浆,轨道面以下部分的缝隙充填碎矸石。支护内层有由支架卡揽5联接的25kgU型钢可缩支架4,即沿轴向数每三趟料石架设一架U型钢可缩支架4,抬住两趟料石,空一趟,对于壁后间隙大于0.2m的,充填碎矸石或河沙。在内层与外层之间上半部允许有施工用的板3。
本实用新型于1986年8月开始在沈阳局前屯煤矿北六近煤层底板大巷进行了工业性试验,实验长度为170m,该巷道已掘完16个月,不仅经受了掘进时本身造成的动压影响,于今年4月开始又经受了采煤动压影响,至今巷道仍处于完好状态,而同一高度、距试验巷水平距离80m处的远煤层底板大巷的双层料石已严重破坏,不得不采取喷浆方法加固,试验巷道变形曲线如图3所示,巷道垂直平均变形量145.8mm,最大250mm,水平平均变形量110.8mm,最大131.5mm,达到了设计要求,予计在整个服务期内(约6年)不需翻砌,U型钢可于一九八八年末回收,复用率可达80%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显枢,未经董显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专用系列电烙铁头
- 下一篇:电熨斗自动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