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波纹管成型机无效
申请号: | 87216770 | 申请日: | 1987-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6770U | 公开(公告)日: | 1988-09-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天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空工业部太行仪表厂 |
主分类号: | B21D15/12 | 分类号: | B21D15/12 |
代理公司: | 太原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宋冬涛,闻秀元 |
地址: | 山西省太***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纹管 成型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波纹管成型机,具体涉及波纹管模板的自动分模。
波纹管在成型机上成型完毕后,各个模板是相互叠合在一起的。重复成型时,须将模板分开,也就是所说的分模。已有的分模方式有螺旋分模和弹簧片分模以及其它的机械式分模。
对于螺旋分模成型机,是将一螺旋契相对装立在模板的两侧,液压传动机构经齿轮减速和换向后,带动螺旋契的轴并使其反向同步旋转,同时,螺旋契的斜端面插入模板的间隙中,使模板在螺旋契的斜端面上滑动而产生位移,达到分模的目的。这种螺旋契分模,由于受螺旋契斜端面角度的影响,排列模板的数量受到限制,加工范围窄,另外,分模时螺旋契和模板的机械磨擦大,模板厚度不宜过小。
对于弹簧片分模成型机而言,其模板的平面上开有槽,槽内装有弹簧片,依靠弹簧片自身的弹力将合在一起的模板分开。由于上述弹力在波纹管成型时依烈存在,使成型后波纹管的环面易受模板的磨擦,容易造成划伤。另外,分模次数受弹簧片的寿命影响,模板片数不能多,只适应成型波纹数较少的波纹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使模板自行分开的电磁分模波纹管成型机。在磁场的作用下,依靠模板自身磁化而产生的相互推斥力,使模板分开,达到分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在导磁模板端面的两侧,安装有一对电磁极,电磁极产生的磁场方向与模板的分模运动方向垂直,模板端面与电磁极保持一定的间隙。当电磁极通电并产生磁场时,模板在磁场中被磁化,模板之间相互产生推斥力并沿与磁场的垂直方向排列。当波纹管成型时:电磁极断电,上述磁场随之消失,各模板之间也就没有力的作用。
图1为电磁分模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整机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开锁模机构和电磁分模机构示意图。
图5为电气控制原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波纹管成型机,由开锁模机构1、电磁极3、导杆2、导磁模板4、各种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电动油泵7、8,液压缸9、10、11、12)和电气控制装置组成。电磁极3位于导磁模板4端面的两侧且固定在开锁模机构1上,电磁极3与导磁模板4的端面保持一定的间隙6,每块导磁模板4都开有圆孔并套装在4根导杆2上,导杆2的两端接在开锁模机构1上,一端与随动摇臂15连接,另一端与主动摇臂16连接。导磁模板4的开合随开锁模机构的开合作同步运动,当然也随电磁极3作同步运动。电磁极3的磁场方向与模板4沿导杆的分模运动方向垂直。当电气控制装置给电磁极3上的激磁线圈通电并产生匀强磁场时,由于每片导磁模板4的材料、形状、体积以及它们的端面距电磁极3的间隙6都相同,所以,模板4相互间的推斥力也相等,在限位器5限定的长度范围内,模板4沿导杆2的轴向基本上实现了等距离排列。当波纹管成型时,电气控制装置自动将电磁极3上的激磁线圈断电,各模板4之间的磁性推斥力也随之消失,此时,液压缸9、10对顶完成波纹管的成型。
每个电磁极3上装有2个限位器5,两限位器5之间的距离就是模板分模的总距离,它的限位长度由波纹管的尺寸来定。
另外,在模板4的下方还装有一排契子13,在各模板4分开后,液压缸12推动契子13插入各模板4的间隙内,进一步实现模板的精分。各契子13之间的距离等于每块模板的厚度,契子的厚度等于模板4的分模间距。
波纹管成型机的工作过程是:电动泵10起动,电气控制装置控制液压电磁阀14,使液压缸11将开锁模机构1合上,同时,电气控制装置给电磁极通电并在模板所处的空间产生匀强磁场,各个模板在限位器限定的长度范围内基本上实现了等距离排列,以后,液压缸12推动契子插入各模板的间隙中,实现模板的进一步精分,液压缸11驱动开锁机构并使模板向两边打开,送料液压缸9将毛坯管送进模板内,液压缸11使模板合拢,这时,电动泵8给毛坯管内加压并使压力达到规定值后,契子从模板的间隙内退下来,液压缸9、10对顶完成波纹管的挤压成型。
电磁分模的一个具体实施参数如下:
模板外形尺寸 158×110×2mm3
模板重量 100-180克
分模总距离 5-150mm
模板数量 5-10
分模间距0 0.5-30mm
电磁极与模板端面气隙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空工业部太行仪表厂,未经航空工业部太行仪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控硅脉冲充电器
- 下一篇:一种断相保护交流接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