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背景音效可调的受话与拾音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7216839.5 | 申请日: | 1987-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85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刘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光宇 |
主分类号: | H04R27/00 | 分类号: | H04R27/00;H04R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徐薏华 |
地址: | 辽宁省沈阳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背景 音效 可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能在嘈杂场所对讲通话或采访录音而能自动消除背景杂音或可调节背景音效的受话与拾音装置。
现有的受话器,包括电话、录音话筒、对讲机受话器等,在嘈杂声很大的场所通话或录音,“背景杂音”是与话音等比例地被放大或衰减输向终端的。这是不能用电路上的“抗干扰”及“保真”技术来消除的。为此,讲话者不得不拼命喊叫,才能获得原始信号必要的“信噪比”,否则就无法使对方听得清楚。有些情况下,例如战地通话,由于人的音量有限,足够的“信噪比”很难在枪炮声相伴下得到满足,结果使通话费劲且误时误事;另外一种场合,如国家领导人在喧闹声中接受采访,由于讲话人适度地节制自己的音量,即使记者把话筒凑到讲话人的口边,也无法获得足够的“信噪比”,从而影响了采访录音的质量与新闻播放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受话与拾音装置,它可以自动消除背景噪音或调节背景音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的:将两只话筒的接线一端共地,另一端分别通过电容,接到一个差分放大器电路中对称的两支晶体管的基极,再由两晶体管集电极对称地输出,接入一支线性放大器,由其输向通道、或录音、或扩大机的插孔,两支话筒方向相悖地装于一体,构成具有两个话筒的受话器。
使用时,将受话器一端的话筒凑在发话人嘴边,这使背向的另一话筒较前者受话音量小得多,然而两个话筒接受环境空间的背景杂音却大体是等量的。这样对称地输入到差分放大器时,两边接受的等量的信号,全部都会互相抵销,使其在线性放大器上的输入为“0”,这就是“消杂”。而话音的音量是不对称输入的,抵销量不大,因而将纯剩余信号输给线性放大器。由于近尺度杂音源也会不对称地输入,以及差分放大器元件和两只话筒的电参数不容易完全地对称,以致杂音还会有剩余部分。为解决这一问题,在差分放大器中接入一个电位器,使其对称性可调,其结果一是可以使装配本电路时对所用的晶体管、电阻等元件参数的对称性要求苛刻程度降低,第二是调节对称性也使背景的音响效果可以调节,保留某些环境气氛,可以使诸如球赛等的现场播音和采访更具有真实感。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便,应用广泛,可以用于记者采访、现场解说的拾音器,以及飞行员、坦克手、消防队、特种兵等的头部配戴式受话器。
本实用新型的细节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战地、工地话筒。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飞行、抢险联络指挥通话。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图--采访、会场拾音器。
根据附图1,相对配置的二只晶体三极管3DG,其基极各配置两只电阻R1(100K),输入端也对称地各连接一只电阻R2(10K),在两只晶体三极管3DG的输出端有共用电阻R3,并联接电位器W,组成了差分放大器,其收集极接入线性放大器IC。在差分放大器的两只晶体三极管的基极上,通过电容方向相悖地各接入一个话筒A和B,且在共用电阻处设可调电位器W。也可在差分放大器的其它位置电阻处设置偏差电位器W。
这种电路结构和A、B双话筒可以用于战地通讯设备,或飞机、坦克驾驶员的头盔或耳机或者录音、会场拾音用话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光宇,未经刘光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68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