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PTC多点自动限温调温型电热褥无效
申请号: | 87217252.X | 申请日: | 198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8U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柏源;詹益增;徐明;黄鸣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工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5B1/00 | 分类号: | H05B1/00;G05D23/2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曾琦 |
地址: |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tc 多点 自动 调温 电热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电热褥,属于生活用品,用于人们睡眠时取暖。
目前电热褥一般有双金属片温度继电器自动恒温型电热褥和PTC感温元件恒温型电热褥。前者控温精度较差,控温速度慢,而且常常出现打火拉弧现象,因此安全性能和恒温效果差。而一般的PTC感温元件恒温型电热褥,采用的是单点控温,由于只有一个PTC感温元件控温点,因此控温精度也不够理想,特别是由于电热褥面积幅度较大,在远距离控温点的地方控温效果较差,当人们使用不当,使电热褥远离控温点的地方折叠时,会使电热褥局部过热,很不安全,而且这种电热褥不能自动限温,温度不可调,其控温电路较复杂,易受干扰,电热褥的成本价格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够自动限温,温度可调,热响应速度快,控温精度高,安全可靠和成本价格低的电热褥。
为了解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研制了一种低居里温度点的PTC陶瓷热敏电阻作为电热褥的感温元件,並设计出由这种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进行多点均匀分布控温,以及一个可以自动限温、温度可调、动作灵敏、可靠性高和电路简单、价格低的控温器的电热褥。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普通电热褥、感温元件、电热丝和控温器构成,其特征是电热褥夹层中设有三个以上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由联接线串联,均匀分布在电热褥中,两端与一控温器联接。
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与控温器联接,把与控温器联接的电热丝发出的热信号传感到控温器,使控温器对电热丝控温,从而达到电热褥的控温的目的。一般可以采用五个上述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串联成五个控温点,均匀分布在电热褥中,再配合本实用新型的控温器(如图1所示),就能较好地满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要求,使电热褥的温度可调,可在37~60℃范围内调节选取任意温度点自动限温,限温误差≤±2℃,所控温度值不会因使用时间长而不断升高,而只是在所选温度点有微小的上下波动,故连续使用期长,甚至可以长期连续使用,而且控温效果好,控温精度高,抗干扰性能好。
控温器如图2所示,主要由双向可控硅KS、电位器R1、电阻R2、R3、电容C1、C2、C3、发光二极管D和开关K构成,e、f端为电源接线端,a、b端为电热丝接线端,c、d端为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传感信号输入端,在控温器中,开关K一端与e接线端联接,另一端与a接线端及电容C1的一端联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c接线端和电容C2的一端联接,发光二极管D和电阻R3并联后一端与f接线端联接,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电容C3的一端及双向可控硅KS的阴极联接,b接线端与双向可控硅KS的阳极联接,电位器R1和电阻R2串联后一端与d接线端及电容C3的另一端联接,另一端与双向可控硅KS的控制极联接。
本实用新型将电热丝接入a、b接线端、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接入c、d接线端后,控温器即构成一个完整的控温电路,使用时将e、f接线端与220V交流电源接通,合闭开关K,这时发光二极管D照亮,指示控温器进入工作状态,控温器中,双向可控硅KS作为开关元件,并由电容C2、C3、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电位器R1及电阻R2构成阻容移相触发电路,电热褥夹层中任意一点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在接受到热信号时转换为电信号去改变双向可控硅KS导通角的大小,即PTC陶瓷热敏电阻感温元件的电阻值随电热褥温度变化而变化,使得流经电位器R1及电阻R2的电流改变,控制双向可控硅KS控制极开关,从而控制输入功率达到自动控温的目的。电容C1起分压作用,电位器R1可用于调节控温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电热褥功率为40~150W,使用电压为220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工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未经华南工学院材料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725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