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半自动卷帘器无效
申请号: | 87217538 | 申请日: | 1987-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87217538U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苏苗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苗青 |
主分类号: | A47H5/08 | 分类号: | A47H5/0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渭贤 |
地址: |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自动 卷帘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装挂和升降窗帘的装置。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适用于汽车的自卷式窗帘,它有两个支架,一根支承轴,支承轴上套一条扭簧,扭簧外面套有卷帘管,卷帘管两端各与一个管封连接,管封能绕支承轴转动,窗帘的一端固定在卷帘管上,转动卷帘管就可把窗帘卷起来,卷帘管外面还套有一个夹于两支架之间的下侧开口的外壳,扭簧的一端和可转动的卷帘管固接,另一端固定在不转动的支承轴上。当拉下窗帘时,扭簧扭曲变形,要克服扭曲变形的弹力才能把窗帘拉下并系紧。放开拉绳时,扭簧有恢复原状的弹力可使卷帘管反向转动而把窗帘完全卷回去。但其缺点是:一、拉下窗帘后要系紧在预定的挂钩上。二、放开拉绳后,窗帘就会全部卷上去,不便控制其卷升高度。
最近,专利文献介绍了一种在汽车自卷式窗帘的基础上改进的窗帘卷帘器,能便于控制升高度,但其结构仍较复杂,维修麻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另一种当拉下或卷升时都能随意控制窗帘停在任何高度的装置,其结构特别简单,耐用,成本低,用途广。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在有支架、支承轴、套在支承轴上的扭簧、卷帘管和管封的与汽车自卷式窗帘结构相类似的装置中,在其支承轴左部套有与卷帘管内壁固接的轴座,支承轴右部固定装有缺口轮并套有兼作右管封的旋转头,旋转头内装有一至五根固定的短杆,每根短杆穿有可转动的卡爪,左管封一侧有短轴。
旋转头左部直径较小,外周与卷帘管右端的内壁固接,所以兼有管封的作用,旋转头右部直径较大且像圆盆,还可以套合一个右侧盖。旋转头可绕不转动的支承轴转动。穿在短杆中的卡爪的三角形端较重,会因自重而下垂。左管封外周也与卷帘管内壁固接,卷帘管连同左管封及短轴一起转动。
当拉下窗帘时,使卷帘管连同旋转头转动,卡爪和固定不转动的缺口轮外周接触,这时卡爪的三角尖只是在缺口上轻轻滑过,不会被缺口卡住,旋转头能自由转动,因而可把窗帘拉下。当放开手时,虽然扭簧的弹力有使窗帘自动反向卷升的趋势,但因反向转动时,缺口轮的缺口就正对卡爪的三角尖从而卡住旋转头不能反转,于是制止了窗帘反向卷升。如果再稍微向下拉一拉窗帘后迅即放手,则卡爪先是随旋转头稍微偏转,使其三角尖越出缺口轮的缺口,随后,旋转头即反向转动而把窗帘反向卷升。当升到某高度时,如果用手拉停窗帘,然后再放开手,窗帘就停留在该高度处。这就可以控制窗帘的高低。
本实用新型已研制成样品,试验证明效果良好。
本实用新型结构极为简单,耐用,成本低,操作方便,用途广泛。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架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头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缺口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卡爪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放大的旋转头部份的工作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罩示意图
参见图1,左管封(7)的短轴穿入左支架(1)的圆孔中,支承轴(3)的方轴头穿入右支架(2)的方孔中卡固,支承轴外面套有扭簧(5),扭簧右端固定在支承轴右部的扭簧孔(13)中,左端固定在轴座(4)中,轴座4的外周与卷帘管(6)的内壁固接,支承轴右部则套有可绕该轴转动的旋转头(9),旋转头左部的外周也与卷帘管内壁固接。先把窗帘的上端固紧在卷帘管上,然后把整块窗帘绕卷在卷帘管上。拉下窗帘时,会使扭簧扭曲变形。放开手时,窗帘即会重新卷上。为了能随意控制窗帘卷上高度,在固定的支承轴右部装有缺口轮(8),缺口轮不能转动,位于旋转头的圆盆形的右部之中,本例的旋转头右部固定装有两根短杆(10),每根短杆中穿有可转动的卡爪(11)。还在旋转头套合一个右侧盖(12)。拉下窗帘时,使卷帘管转动而连同轴座转动,使扭簧扭曲变形。同时,随卷帘管一起转动的旋转头中的卡爪的三角尖与缺口轮外周滑动接触,不会被卡住。当放开手时,扭簧的弹力使卷帘管及旋转头反向转动,而卡爪的三角尖正对并顶住缺口轮的缺口,缺口轮卡住带卡爪的旋转头使旋转头不能反转,于是窗帘就不能反向卷上。如果这时再稍微往下拉一拉窗帘后迅即放手,则窗帘就可反向卷升。
见图1、图7,为了外形美观和使窗帘卷得均整,本例的卷帘管外面还装有一个下部开口的罩(14)。开口的作用是让窗帘通过。此外,本例在两个支架后面各装有一块挂板(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苗青,未经苏苗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7217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