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铁-铜-锰-硼合金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0421.9 | 申请日: | 1988-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449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20 |
发明(设计)人: | 隋永江;何宝山;陆芝华;王兴庆;胡康银;王定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38/16 | 分类号: | C22C38/16;H02K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工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陶鑫良,傅文园 |
地址: | 上海市延长***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实心 电机 转子 合金 及其 方法 | ||
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铁-铜-锰-硼合金及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制造异步实心电机转子的合金材料,特别是一种粉末烧结Fe-Cu-Mn-B合金及其制造方法。
目前用于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材料有:电工纯铁、低碳钢和Ni-Fe合金,使用电工纯铁和低碳钢制造的实心异步电机,机械特性差,而Ni-Fe合金含有大量昂贵的镍,因此都不能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地推广应用。
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昭56-51806”,提出在用熔炼法制取自保继电器接点材料(Fe-3~25Cu合金)时,添加30.1~0.3重量%Mn作脱氧剂,以降低Fe-Cu合金中的O含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昭58~177436”和“昭56-20142”均是烧结Fe-Cu-C系和Fe-Cu-Mo-Cr系合金时,为了提高烧结体密度而添加微量B,其含Cu量均在10重量%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成分简单、成本低、密度高的合金材料及其制造方法。从而使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改善。用此合金制造的实心电机转子,其机械特性有显著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之以下的技术方案达到。制造实心电机转子的Fe-Cu合金材料,特点是在Fe-20Cu合金的基础上添加0.1~1.2Mn和0.05~0.5重量%B,构成Fe-20CU-Mn-B的四元合金。
根据实心电机的起动和工作特性,使用低导磁率和低电阻率的材料较好,因为Fe-Cu合金可以通过改变Cu含量来改变合金的导磁率和电阻率。而Cu在Fe中的溶解度小(1477℃时,Cu在Fe中的饱和溶解度为10重量%),二者之间存在比重差,若用熔铸法生产将产生成分偏折,故本发明采用粉末冶金法生产,以还原铁粉代替电解铁粉。
Fe-Cu二元合金的相对导磁率μr和电阻率ρ随着Cu含量的增加而同步下降,使μr值和ρ值的调节和控制困难,本发明以中间合金的形式添加Mn和B,这不仅能调节Fe-Cu合金μr值和ρ值,而且能提高合金的密度,使合金电、磁和力学性能得到改善。
合金元素Mn和B都能抑制Fe与Cu的互扩散,使合金的铁磁相面积增加,非导磁的顺磁相面积减少,从而使μr值增加,Mn与B都能和Fe、Cu形成固溶体,使ρ值稍有升高,可以通过添加不同的Mn和B来调节和控制μr值和ρ值,表1是Mn、B对μr和ρ值影响的实例。
合金 μr(H=104A/M) ρ(1×10-7Ω-M)
Fe-20Cu 34.8 1.476
Fe-20Cu-Mn 45.3 1.63
Fe-20Cu-B 44.0 1.60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该合金以普通的还原铁粉末代替电解铁粉,具有成分简单,成本低廉,而且可以通过改变Mn.B含量有效地调节合金的μr值和ρ值。为改变实心电机的机械特性,和扩大实心电机的工业应用开障了广阔的前景。
参见图1为合金的烧结是液相烧法,温度为1090℃-1150℃,时间为1-12小时;烧结温度过低,合金化和致密化速度都很慢;过高会出现Cu的渗漏。烧结时间短,则达不到合金化目的;过长生产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为获得良好的电、磁性能,合金还必须在200~1000℃下时效2~10小时。选择良好的工艺条件,少以获得密度大于7.38/cm,μr值为50-52.5,ρ值为11.8~1.364×10-7Ω-M,εb为376-449MPa的合金,用该合金制造的实心电机,其起动转矩比铁转子大1.5~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业大学,未经上海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4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条崩落空场采矿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致冷压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