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各种橡胶聚合酶的用途无效
申请号: | 88100484 | 申请日: | 1988-02-01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0484A | 公开(公告)日: | 1988-08-10 |
发明(设计)人: | 约瑟夫·吕汉超;戴维·斯科特·里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C19/00 | 分类号: | C08C19/00;C12N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元金 |
地址: | 美国俄***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各种 橡胶 聚合 用途 | ||
本申请是86102341号申请的分案申请,涉及各种橡胶聚合酶在天然橡胶(特别是高分子量的天然橡胶)的体外合成方面的用途。
天然橡胶存在于上千种植物中。曾报道过几种真菌也可用来合成天然橡胶。大部份植物以及所有的真菌都含有少量的橡胶,但其分子量太低,做为橡胶而言无商业价值。
商业上天然橡胶的二个来源是三叶胶巴西勒因和银胶菊。三叶胶巴西勒因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来源,银胶菊是本世纪前半期天然橡胶的商业来源,1910年占世界供应量的10%。二次大战时,美国在东南亚的天然橡胶来源被切断,银胶菊做为紧急橡胶生产计划的一部分,由美国林业部进行过大规模的种植。战后,三叶胶巴西勒因的高使用性能和廉价,使银胶菊不再成为具有吸引力的天然橡胶的来源,三叶胶巴西勒因的优势一直延续到今天。最近各种经济和政治的倾向使高分子量的天然橡胶向另一些来源发展。这另一些来源之一是体外合成。
三叶胶巴西勒因的生物合成路线已建立并进行过详述,阿尔齐尔(Archer)和奥德利(Andley)曾发表在酶学进展(Advance in Enzymology)(第29期,221-257页,1967年)学报上;而李南(Lynen)曾发表在马来西亚橡胶研究所会刊上(J.Rnhher Res Inst Molaya,21(4),389-4061969)。橡胶生物合成的最后一步是借助于橡胶聚合酶的催化反应,而橡胶聚合酶可存在于胶乳中。酶的催化反应是用无机焦磷酸盐的生产方法,使焦磷酸异戊烯酯(IPP)在焦磷酸烯丙酯上进行聚合反应而制取橡胶。这种酶也称为橡胶转移酶或焦磷酸顺式-1,4-聚异戊二烯:焦磷酸异戊烯酯,顺式-1,4-聚异戊二烯转移酶。它是被称为异戊烯转移酶的酶家族中的一个成员。它可使焦磷酸异戊烯酯聚合成不同的链长和不同的立体化学构象。“橡胶聚合酶”这一术语,在本文中用来描述酶。
在三叶胶巴西勒因胶乳中,酶主要是与橡胶粒子结合在一起,但也可在溶液中发见(Archer和Andley),橡胶的合成发生在橡胶粒子的表面(Lynen)。虽然橡胶聚合酶的研究曾在很多试验室中进行(Archer和Audley,Lynen,以及Archer和Cockbain)后者的文章发表在酶学方法中(见Methods in Enzynology,15,476-481,1969),但从三叶胶巴西勒因或其他来源的基本上纯的橡胶聚合酶的合成,在本文之前尚未成功。
基本上纯形式的橡胶聚合酶,对橡胶工业而言,将具有很重要的多方面的用途。酶在溶液中即能固定不动,也能自由游离,可用于体内天然橡胶的生产。不用三叶胶巴西勒因也可以生产橡胶,但要在工厂附近的许多地方将橡胶加工成最后部件,例如加工成轮胎。另外,用体外法生产的天然橡胶,甚至超过了从三叶胶巴西勒因胶乳生产的橡胶,因为用体外法生产天然橡胶的各种条件能够控制,这样得到的橡胶纯度高,或者具有其他人们所希望的化学或物理性能。例如,体外法橡胶,质量均匀,基本上没有各种蛋白质和类脂物,它们会影响天然橡胶的某些用途。
其它的重要用途是用来制备基本上纯的橡胶聚合酶的各种抗体。这类抗体可用来发展植物的和其他生物的筛选方法,去测定在这类生物体内的橡胶聚合酶的数量。
在其他的更重要的用途中,纯酶可以连续使用,使用连续的酶可以合成橡胶聚合酶基因或者用于基因的探测。曾经用于酶的基因的测定,并能将其生产天然橡胶的能力引入到其他生物体中。后来知道了更多的关于酶的组成和结构,可用位置定向诱变法去生产具有各种催化性能的橡胶聚合酶。这样就更能够将天然橡胶通过体内和体外法的生物合成加以控制。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各种基本上纯形式的橡胶聚合酶,和具有相等或较高性能的这类聚合酶的活性类似物。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各种橡胶聚合酶的分离及提纯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用基本纯形式的橡胶聚合酶去生产天然橡胶,特别是高分子量的天然橡胶或者生产共聚物。
本发明的更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用来生产天然橡胶(特别是高分子量天然橡胶)方法中的一种配料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未经固特异轮胎和橡胶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