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摆盘式压缩机无效
申请号: | 88100865.6 | 申请日: | 1988-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197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27 |
发明(设计)人: | 豊田博;清水茂美;畠山秀春;熊谷修三;高桥晴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1/14 | 分类号: | F04B1/14;F04B27/0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尔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盘式 压缩机 | ||
本发明与汽车用空调系统的致冷压缩机有关,具体有关一种带有改进的支承传动轴用的悬臂结构的摆盘式压缩机。
有传动臂支承悬臂结构的摆盘压缩机已属常见。这种结构在美国专利第3,552,886号及3,712,759号中已揭示。
参看图1,图中有传统悬臂结构的摆盘压缩机1,有一个缸形压缩机壳2,一个前端板3,和一个形式为缸盖4的后端板。压缩机壳2内有一个缸体21,和一个曲轴腔22。前端板3固定在压缩机壳2的一个端面上,压缩机2另一端面上的缸盖4用穿过活门板5的螺栓41固定在缸体21的一个端面上。在前端板3的中部上形成一个孔31,传动轴6从孔中穿过。
传动轴6利用一个径向滚针轴承7,支承在前端板3上旋转,伸到曲轴腔22内。一个楔形A的凸轮转子8与传动轴6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利用一个滚针推力轴承9,支持在前端板3的内端面上,随传动轴6旋转。
在其中部上设有一个锥形齿轮101的环形摆盘10,该摆盘通过一个滚针推力轴承16安置在楔形凸轮转子8的斜表面81上,并通过球形件12,可作俯仰运动地支承在支承件11的末端上,在缸体21和支承件11之间插入一个键销以防止支承件11旋转。支承件11安装在缸体21中部形成的一个中心孔211中,该支承件11有锥形齿轮111和一个有中空部113的柄部112。一个调节螺丝17安置在中心孔211的一个端部上。一个螺旋弹簧13安置在柄部112的中空部113内,将支承件11推向摇摆盘10,从而可防止支承件11的锥形齿轮111,摇摆盘10的锥形齿轮101,和摇摆盘10等旋转。
在缸体21上等角形成若干压力缸212。每缸212中可滑动地装有一个活塞14。每一活塞14通过各连杆15和摇摆盘10的圆周连接,即连杆15的一端用球节连接活塞14,另端用球节连接摇摆盘10。
压力缸缸盖4有一个排出腔42和一个抽吸腔43,抽吸腔包围排出腔42。有一个抽吸孔51在活门板5上穿透,使抽吸腔43和压缸212相通,一个排出孔52穿透活门板5,使压缸212和排出腔42相通。
运转时,当传动轴6由动力源通过安装在前端板3上的管形延伸部35上的电磁离合器18驱动时,凸轮转子8随传动轴6旋转,从而摇摆盘10不随凸轮转子8旋转而俯仰运动。因此各活塞14由于摇摆盘10的俯仰运动而在压力缸212中作往复运动。旋转调节螺丝17便可调节螺旋弹簧13的弹回力。因此,推力轴承9,凸轮转子8,摇摆盘10,锥形齿轮101,钢球12及支承件11等之间的相对轴向间隙,即使由于温度变化而引起尺寸的变化或尺寸有加工误差,都可通过调节螺旋弹簧13的弹回力将间隙保持固定。
上述摆盘压缩机一般用作汽车空调设备的致冷压缩机,因此在通常使用的条件下要求有足够的耐用性。但在剧烈条件下,例如长时间在高温条件下行驶,则传动部件有可能咬死,从而不能保持压缩机有足够的耐用性。
分析在这种条件下会引起压缩机传动部件咬紧造成损坏的原因,可发现与支承传动轴6的径向滚针轴承7的内表面相接触的传动轴6的外表面发生了碎裂。从传动轴6落下的碎块会损坏传动部件,使压缩机发生咬紧现象。
参看图2,图示传动轴6和径向轴承7的接触表面。碎裂在区域A中发生。在区域B中出现表明传动轴6和径向轴承7实际接触的光泽表面。根据上面的事实,可发现传动轴6的外表面,和径向轴承7的内表面,有不均匀的接触,也就是可能在传动轴6和径向轴承7间有局部的接触。
参看图3,图示压缩机各部件间的力的关系。局部接触的原因可作分析如下。作用在凸轮转子8上的轴向外力,包括各活塞14的总气压力F1和作为螺旋弹簧13的弹回力的轴向推力F2。当活塞14处在上死点时,总气压力F1作用在凸轮转子8的点A上。点A围绕连杆15的球节。轴向推力F2在凸轮转子8的中部上起作用。由于上述总气压力F1和轴向推力F2在凸轮转子8的倾斜表面81上起作用,便产生了径向分力F3及F4。
由于轴向反作用力F5在总气压力F1相反方向上起作用,及轴向推力F2发生在推力轴承9上,因此,各轴向力保持平衡。但是,没有力平衡分力F3及F4,于是产生力矩,使凸轮转子8围绕推力轴承9的点B旋转,从而凸轮转子8在上死点的另一侧,也就是在下死点上,和推力轴承9分离。因此,传动轴6倾斜,和径向轴承7的轴线一致,在点C和点D之间,产生传动轴6和径向轴承7间的局部接触。传动轴6倾斜于径向轴承7的轴线的角θ,取决于径向轴承7的轴向长度,和径向轴承7内表面与传动轴6外表面间的间隙宽度。
在上述结构中,径向轴承7在传动轴6上作用产生的反作用力F6及F7,和这些力的平衡,可用下式表示:
F3+F4=F6-F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电有限公司,未经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08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载纬器纬纱仓中贮一段纬纱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平板型阴极射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