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在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存在下制备聚氯磷腈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1229 | 申请日: | 1988-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22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05 |
发明(设计)人: | 盖·帕斯尼茨;纳丁·帕西莫特;菲力普·波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托化学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1/097 | 分类号: | C01B21/097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 |
地址: | 法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氯磷酰基 亚胺 在下 制备 聚氯磷腈 方法 | ||
本发明的目的是制备聚氯磷腈的方法。
在欧洲专利(公布号0026685)中叙述了按照下式通过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缩聚制备线型聚氯磷腈的一种方法:
与以前在美国专利3,370,020中所叙述的方法(它用六氯环三磷腈作为原料)相比,上述欧洲专利中叙述的方法能制得高分子量的非网构聚合物,分子量能控制在预计的数量而且使用的单体容易得到。
在此欧洲专利中叙述的方法一般是在温度240~350℃下进行,反应时间8至几十个小时,这要由所要求的分子量的数量而定。
本发明提出了一个使前述欧洲专利的方法更完善的方法。更准确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缩聚制备线型聚氯磷腈的方法,以及能显然加速该缩聚反应的方法。
该方法的特征在于,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的全部或部分的缩聚反应是在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的存在下进行的,该化合物的结构式为:
式(3)的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本身是已知的,不属于本发明的目的。例如,L.Riesel,H.H.Patzmann,H.P.Bartich等人在Z.Anorg.Allg.Chem.t.404.219页(1974)中就对它进行了叙述,而且可以由式(1)的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通过一步水解的方法制得。因此,该产物作为缩聚催化剂的效能是惊人的,只要这种缩聚反应是在绝对没有水分的存在下进行,因为水分会导致聚氯磷腈网构化。
既然式(3)的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能很好地催化式(1)的单体缩聚成为基本为线型的聚氯磷腈,所以就部分或全部不会形成不溶而且通常也没有用的网构 凝胶 当式(1)的单体在缩聚前或缩聚过程中和水分相接触时就会得到这种网构物。
可以在缩聚开始、或中间、或逐次加入缩聚反应器中的式(3)的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的数量一般超过参加缩聚反应单体的0.05%(摩尔)。酰亚胺的最高量取决于各种因素,特别是预期的分子量、单体(1)的固有活性、为进行缩聚反应所选择的温度。一般说来,最好不超过式(1)单体的1.5%(摩尔),应承认这适于专门技术人员,在推荐的极限数量之内选择酰亚胺的准确数量使能得到预期的分子量,而又不发生网构化。
对于加入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以及对于实际的缩聚反应,适合本发明的该方法能够在溶液中进行,比如说在氯代单或多环芳烃,如三氯苯或三氯联苯中进行。
至于操作条件,能根据在欧洲专利0026685中叙述的一般说明和推荐条件,其内容列入本案作为参考。特别可以是根据该文献中有关反应时间、温度、压力、在不同温度和/或不同压力逐次进行反应的可能性的说明。还可以参照该文献中关于缩聚的控制和制得的聚氯磷腈的提纯处理等内容。关于缩聚的进展,人们知道,该反应伴随着放出POCl3;因此,POCl3的放出速度与大分子链的生长速度成正比。适合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可通过以下事实说明,即测量在使用和不使用双(二氯乙酰基)酰亚胺时,得到80%(重量)的理论POCl3需要的时间(t80-100%的时间即相当于放出全部POCl3和得到具有预期分子量的式(2)的聚合物的时间,该优点也可从后面诸实例中看出,这些实例仅用来说明本发明,在任何情况下不会限制本发明。
实例1至3
1.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的合成
按照前引的由Riesel等人叙述的操作方法,用甲酸和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反应实现其制备过程。
然后用三氯联苯稀释双(二氯磷酰基)酰亚胺,得到每100克溶液中含有4.994克(0.0199摩尔酰亚胺)的溶液(S)。
2.缩聚
在装有收集POCl3的系统和用氮气充压系统的反应器中,在搅拌下加入a克N-(二氯磷酰基)三氯磷腈(P2NOCl5)、b克三氯联苯和c克上述1中的溶液(S),这使得催化剂/单体的摩尔比为d。将混合物加热到g℃。作为时间的函数来测量POCl3的量,并注意回收80%理论POCl3时所必须的时间(t80),用小时表示。
在进行e次t80测定后停止实验。
在冷却之后,加入500毫升苯稀释生成的聚氯磷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托化学公司,未经阿托化学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