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电缆终端盒及终端头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1270.X | 申请日: | 1988-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08492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22 | 分类号: | H02G15/22;H02G15/04;H01B17/30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于文顺 |
地址: | 河北省唐***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电缆 终端盒 终端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电缆终端盒及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终端盒由壳盖、壳体和底套等组成,终端头的制作方法包括电缆绑扎、装壳和灌电缆胶等工艺环节。
在电力系统中,人们普遍采用具有壳盖、壳体、底套的终端盒制作电缆终端头,常用的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中包括电缆绑扎、装壳、封铅和灌电缆胶等环节。其中,封铅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封铅就是用铅将电缆终端盒的底套与电缆铅包密封,需用喷灯加热,将铅熔化在终端盒的底套与电缆铅包间,这一过程大约需要20分钟。由于长时间对电缆加热,使电缆绝缘老化,在运行中易发生电缆终端头爆炸事故,给工农业生产造成损失。对所有爆炸的电缆终端头进行事故分析,电缆终端头封铅处绝缘老化是发生爆炸的一个重要因素。另外,由于电缆终端头制作中封铅环节的工艺要求,终端盒底套为铜质材料制成的,使得电缆终端盒的成本及造价较高。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电缆终端盒及电缆终端头制作方法,取代现有终端头制作工艺,提高电缆绝缘,防止终端头发生爆炸事故,降低电缆终端盒的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实现的:
采用普通的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完成电缆绑扎、装壳和最后的灌电缆胶等环节,将普通制作工艺中的封铅环节改为用环氧树脂冷浇密封,不需对电缆进行加热;由于取消了原有的封铅工艺,可将电缆终端盒底套的材质由铜改为铁。
采用环氧树脂冷浇密封的工艺为:将模具涂上脱模剂,安置在终端盒与电缆铅包之间,向模内冷浇环氧树脂,固化后脱模。
由于整个电缆终端头制作过程中不对电缆进行加热,故不损坏电缆绝缘,与普通的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相比,提高了电缆绝缘强度和运行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将电缆终端盒底套的材质由铜改为铁,可以降低终端盒的成本和造价。
实施本发明冷浇环氧树脂时,可采用G20型环氧树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制作方法在鼎足式户外电缆铁壳终端头上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电缆终端盒(鼎足式)结构示意图。
参照附图,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参照附图1,在终端头制作方法实施例中,电缆终端头制作工艺过程为:
1.将检查合格的电缆打上两道钢卡,剥去外部钢铠,焊好地线。
2.对电缆的三相增强绝缘,用玻璃丝带等进行绑扎。
3.将鼎足式户外铁壳终端盒装在电缆上,先装底套(3),后装壳体(2)和壳盖(1)。将电缆铅包(4)和电缆铁壳终端盒底套(3)用木锉或砂布磨出有金属光泽的粗糙面。
4.将模具(6)内侧均匀地涂上一层脱模剂,并安置在终端盒底部的底套(3)与电缆铅包(4)间。
5.向模内冷浇环氧树脂(5),如浇入G20型环氧树脂,固化后脱去模具(6)。
6.向终端盒的铁壳内灌入电缆胶。
参照附图2,由于终端头制作方法中取消了原有的封铅工艺,将电缆终端盒的底套材制由铜改为铁,以降低电缆终端盒的成本及造价。终端盒的组成包括壳盖(11)、壳体(12)和铁质底套(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公司,未经唐山钢铁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2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涡管形流体装置
- 下一篇:一个手工操纵的扳机式喷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