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编码译码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1539 | 申请日: | 198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53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12 |
发明(设计)人: | 小田好明;山岸弘;吉田英夫;井上徹;西岛利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3M13/00 | 分类号: | H03M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颜承根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码 译码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编码译码方法,特别涉及错误校正码的编码译码方法。
图3是用来实施例如1973年9月20日株式会社昭晃堂发行的“符号理论”等中所示的里德·所罗门(REED:SOLOMON)符号的编码译码方法的已有的编码译码电路图。在图中,编码时的情报符号的输入端与编码时的延迟用移位寄存器5及出错(Syndrome)计算电路9的各输入侧相连。编码时的符号字的输出端2与编码时的情报部和校验符号部的输出转换开关6中的一转换端相连接。译码时的接收字的输入端3与译码时的延迟用移位寄存器7和出错计算电路9的各输入侧相连接。译码时的被校正的情报符号的输出端3与有限体的加法电路8的输出侧相连接。译码时的延迟用移位寄存器5的输出侧与输出转换开关6相连接。译码时的延迟用移位寄存器7的输出侧与加法电路8的一输入侧相连接。又,加法电路8的另一输入侧和错误数值计算电路13的输出端相连接。出错计算电路9的输出侧与校验符号计算电路10和错误位置多项式、错误数值多项式导出电路11的各输入侧相连接。该校验符号计算电路10的输出侧和输出转换开关6的另一转换端相连接。错误位置多项式、错误数值多项式导出电路11的输出侧与错误数值计算电路13和用以求出错误位置多项式的根的链式的算法电路12的各输入侧相连接。该链式的算法电路12的输出侧和错误数值计算电路13的输入侧相连接。编码译码电路全体的控制电路14与输出转换开关6,出错计算电路9,校验符号计算电路10,错误位置多项式、错误数值多项式导出电路11,链式算法电路12和错误数值计算电路13分别相连接,并控制开关及各电路。
图4为图3的出错计算电路9的详细电路图。在图中与门18的一输入端与在编码时的情报符号、在译码时的接收字的输入端15相连接,其另一端输入与在编码时用以使校验符号部为0的控制信号的输入端16相连接。又,该输入端15和与门18用8根导线相连。又,“与”电路18的输出端和t个的有限体的加法电路19的一输入端分别相连接。该t个的加法电路19的各另一输入侧分别和t个的有限体的常数乘法电路(Xα0),(Xα1),……(Xαt-1)20的各输出侧相连接。且,该t个的加法电路19的各输出侧分别和t个的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的各输入端D相连接。该t个的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的各输出端Q分别与t个的常数乘法电路(Xα0),(Xα1),……(Xαt-1)20的各输入侧和出错输出用3态缓冲器22的一输入侧相连接。又,该t个的3态缓冲器22的各输出侧与出错输出端17相连接。控制电路23的一输出侧分别和t个的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的各输入端R及三态缓冲器22的各另一输入侧相连接。
图5为编码动作的流程图。
已有的编码译码电路其构成如上所述,对已有的编码译码方法则用上述编码译码电路加以说明。
在图3中,在进行编码的场合,如图5的流程图所示,在步骤502中从输入端1输入要编码的情报符号。
接着,进入步骤503,将情报符号输入到出错计算电路9,根据情报符号计算出错情况。又,情报符号也输入到编码时的延迟用寄存器。在步骤504中从出错计算电路9输出的出错被输入到校验符号计算电路10,进行校验符号的计算。
接着,在步骤505中从编码时的延迟用移位寄存器5所输出的情报符号通过输出转换开关6将符号字输出到输出端。当情报符号的输出一结束则由来自控制电路14的控制信号将输出转换开关6转换到校验符号计算电路10侧,将校验符号输出到符号字的输出端2,以完成符号字的输出,结束编码。
关于上述说明中的出错计算,参照图4进行说明。在计算出错的场合,首先通过将来自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加到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的输入端R,使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清零。其后,从控制信号输入端16输入“高”电平的信号,其后使与门18打开,并从输入端15输入要计算出错的接收字或情报符号的数据。通过有限体的乘法电路20及有限体的加法电路19从输入的数据来计算出错,并将其存贮到出错计算用寄存器21。在只输入情报符号时,在相当于校验符号的部分中从控制信号输入端16输入“低”电平信号,使与门18关闭,使相当于校验符号的符号全部变为“0”。计算出的出错经出错输出用3态缓冲器22,依次输出到输出端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未经三菱电机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