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竖炉装料设备的送料斗无效
申请号: | 88101562 | 申请日: | 198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562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05 |
发明(设计)人: | 埃米尔·伦娜尔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罗·伍尔思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20 | 分类号: | C21B7/2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马江立 |
地址: | 卢森堡***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料 设备 料斗 | ||
本发明涉及竖炉装料设备的送料斗,它有一个靠圆液环支撑的侧壁,可绕垂直轴旋转,还有一个漏斗形的底,底中央有排出孔,孔受关断止回阀门和(或)比例阀门控制。
本发明虽然不限于以下主要目的,但其主要目的则是具体用于专利文献EP-B1-62,770提供的那种类型的中心装料设备的贮料送料斗。本装料设备有一个大容积中心进料锁定室,室上面装有贮料送料斗,在斗下面的锁定室从炉上断开时,贮料送料斗将物料填入锁定室。
为减轻贮料送料斗在填料和排空时的偏集问题,建议使它绕垂直轴转动,为达此目的,比如把它安装在圆形滚环上。不过,这样安装料斗使拆卸和更换滚环成了问题。事实上,因为滚环是一个整体件,且沿料斗底部延伸一周,所以必须先拆掉料斗,才能横向拆掉滚环。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前言中说过的那种料斗,它能解决上述拆换问题。也就是说,这种料斗可以迅速拆掉滚环而无需先拆掉料斗本身。
为达到这一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送料斗,按最佳实施例,具有如下特点:其底部与侧壁是分离的,底部自由地支承在侧壁内边沿;还提供一种在壁内升高底部的装置和从滚环稍稍提高侧壁的装置。
为了能把底部提到料斗中,底部至少装有三个吊耳,吊耳能同钢缆下端连接;钢缆的上端用绞盘接在系杆上。系杆至少分三叉,由侧壁的上边沿支撑。如果系杆不分叉,则锥部可吊在吊耳上,吊耳紧固在料斗圆筒部那一端。
为了能把侧壁提起来,侧壁可以从外面装至少三个吊耳,吊耳可连接在钢缆的下端,而钢缆的上端则用绞盘连接在固定支撑框架上。
其它一些具体特点和特征,从下文参照附图举例说明的各种优点可以看出。
图1是料斗工作状态时的局部垂直剖面示意图。
图2所示的视图同图1相同,只是料斗的底部已缩回至侧壁内。
图3所示的视图与图2相同,只是侧壁已从底座稍稍提起。
图1所示为一由圆形或方形横梁12支撑的送料斗10,梁由几根立柱14支撑,而立柱由围绕炉子设置的框架固定支撑,或直接由炉顶支撑。
在图示实例中,料斗有一个圆筒形侧壁16和一个漏斗形底部18,其排出孔用关断阀门20来调节。
料斗10以其侧壁16靠滚环22支于横梁12上,从而使料斗10可绕其垂直轴转动(转动装置图中未予绘出),以避免粒度不同的料粒在料斗的填料过程中分离。
如图1所示,要从侧向拆掉滚环22是办不到的,即使稍稍抬高料斗使滚环松动也还是不能拆,因为底部18防碍它这样拆卸。因此有必要事先拆掉料斗,或把料斗提升足够高,才能确保底部18和阀门20让滚环22横向拆下来。
按照本发明,由于侧壁16和底部18分开,就使料斗10形成两部分,在图示的实例中,底部18有一个环形上边沿24,靠这个上边沿24,底部才能自由地支于侧壁底部处的内部环形边沿26上。如图2所示,这样就能在侧壁16内将底部18提升。这种提升动作,例如可以用钢缆30来进行。钢缆30则连接在几个(例如3个)吊耳28上,吊耳28设在底部18的上部。这些钢缆可以接到有三根分枝的系杆32上。系杆位于侧壁16的的上边沿。系杆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经常出现,以确保阀门20的液路和(或)电路的配线并((或)在料斗10中提供配线支承。卷起钢缆30,即提升底部18,可以用图中所示的绞盘34来进行。为安全起见,钢缆可用三根固定长度的杆来助力。
为使滚环22能横向拆卸,如图3所示,要稍稍将侧壁抬到足够的高度,解除滚环上所受料斗10重力的压力。然后就可以卸掉滚环22的螺栓并把滚环卸下,而不受料斗10的底部18的阻碍。
为提起侧壁16,有可能如各图所示,在壁16的外表面上安装吊耳38,吊耳接于钢缆40,钢缆由固定立柱42支撑,这些立柱构成支撑料斗10的固定结构的一部分。钢缆的拉力例如可以用图中所示的绞盘44来保证。
当然,如果可能,也可以不用钢缆和绞盘来提升底部18和壁16,例如可以用齿条机构来提升它们。
而且可以用同一套钢缆和绞盘来提升侧壁16和底部18。为达此目的,不把钢缆40接于立柱42,而是在立柱顶部安装反向滑轮,将钢缆40绕滑轮引向料斗10内,以便与底部18的吊耳相接。还有必要在壁16的内表面上,且在底部18要停止的那一点的水平面上,至少设三个限位止动件,来阻止底部18的提升,从图1中所示的位置出发,绞盘44的动作使得底部18升高,直到顶住止动件后停止(止动件未绘出)。在这以后,侧壁16在两种拉力的作用下升高:一种是底部18借助止动件作用在壁16上的拉力;另一种是钢缆另一端作用在吊耳38上的拉力。把钢缆40直接接到立柱42上以提起侧壁16,其效果与底部18借助限位止动件所施加的拉力的效果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罗·伍尔思公司,未经保罗·伍尔思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