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球连续铸造方法及铸型无效
申请号: | 88101692.6 | 申请日: | 1988-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09173B | 公开(公告)日: | 1990-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25/02 | 分类号: | B22D25/02;B22C9/22;B22C9/20 |
代理公司: | 机械电子工业部机械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孙文彩 |
地址: |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连续 铸造 方法 铸型 | ||
1、一种金属球连续铸造方法,在铸型内浇注金属液,其特征是:
(1)浇注为连续过程,其工作循环包括有合型浇注,冷却凝固、开型、铸球推出,冷却清整,铸型进入合型浇注预备工位;
(2)若干副铸型(2)串叠组合,可在垂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形成一个工作循环或者若干副铸型串叠组合,可作垂直向下运动,在铸球冷却、开型脱出后,作水平、提升、水平运动,形成一个工作循环;
(3)补缩铸球所需的金属液由后继铸型提供。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金属球连续铸造方法,其特征是每副铸型内不同尺寸的球串铸,大球作为小球的补缩冒口,自小球至大球顺序凝固。
3、一种金属球连续铸造所用铸型,由型腔(5)、浇注通道(4)排气槽(7)构成,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半型,其特征是浇注通道(4)沟通铸型的上下端面并且有以下三种类型:
(1)每型一个球坑其上下端分别与浇注通道(4)相连;
(2)每型有大小多个球坑,大球坑的上下端分别与浇注通道(4)相连,大球坑的两侧或一侧通过内浇道(6)再串接依次渐小的球坑;
(3)每型设置专用浇注、补缩通道(4),通道的两侧或一侧通过内浇道(6)连接一个球坑,也可向外侧串接依次渐小的球坑。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铸型,其特征是浇注通道(4)的断面尺寸与现有铸造工艺中同等大小铸球的冒口颈的尺寸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69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与介质谐振腔耦合的微带传输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