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纤维强化塑料结构的改进无效
申请号: | 88101863 | 申请日: | 1988-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86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0-26 |
发明(设计)人: | 安德鲁·爱德华·贝利;伊安·斯蒂德曼·比格斯;布罗尼斯拉夫·拉德温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景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5/08 | 分类号: | B29B15/08;B29B11/16;C08J5/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新华 |
地址: | 英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纤维 强化 塑料 结构 改进 | ||
1、一种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包括5~50毫米长,占5%~50%重量的强化纤维,50%~95%重量的完全或大体上未固结的粒状非交联弹性材料,在该结构中纤维和弹性混合物粘结成可透气的结构。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是呈单个离散的纤维的形式。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非交联的弹性材料是自然橡胶,合成橡胶或是丁苯橡胶。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热塑性的。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烯配料,聚氨酯橡胶和共聚多脂。
6、按照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用热量和压力固结可渗透结构。
7、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加热使粒状弹性材料粘结在一起。
8、按照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制造过程中施加粘合剂以实现粘结。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粘结剂是羧甲基纤维素或淀粉。
10、按照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纤维的直径等于或小于13微米。
11、按照上述任何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粉末状的。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粒状弹性材料的颗粒不大于1.5毫米。
13、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粘结量控制到即粘结混合物,同时仍能保持足够地柔软以使结构能卷绕。
14、按照权利要求1-12所述的可透气的板状结构,其特征在于粘结量控制到生成一种刚性的但仍可透气的板。
15、一种制造可透气的板状纤维结构的方法,包括形成坯料,该坯料包括占5%~50%重量的、长度为5~50毫米的单个纤维和占50%~95%重量的完全或大体上未固结的粒状非交联弹性材料,然后处理坯料,使纤维和弹性材料粘结在一起。
16、按照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为单个离散的纤维的形式。
17、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粒状弹性材料是自然橡胶、合成橡胶或丁苯橡胶。
18、按照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热塑性的。
19、按照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聚烯配料、聚氨酯橡胶和共聚多脂。
20、按照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可渗透结构通过加热和加压固结而成。
21、按照权利要求15~2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粒状弹性材料靠加热粘结在一起。
22、按照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气体进行加热。
23、按照权利要求15~2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粘合剂以进行粘结。
24、按照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合剂是羧甲基纤维素和淀粉。
25、按照权利要求15-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纤维直径小于或等于13微米。
26、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弹性材料是粉末状。
27、按照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粒状弹性材料的颗粒不大于1.5毫米。
28、按照权利要求15~2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量控制到既粘结混合物,同时仍保持足够柔软以使结构能卷绕。
29、按照权利要求15~27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粘结量控制到生成刚性的但仍可透气的板。
30、按照权利要求15~29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造纸机上形成坯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景铁有限公司,未经威景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8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稳定化的农业化学制剂
- 下一篇:半数字信号的同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