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直接获取油井井壁图象的方法及其电视摄象系统无效
申请号: | 88101897 | 申请日: | 1988-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1897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庞文纲;郑潮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延安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局综合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H04N5/225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西安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顾伯勋,任越 |
地址: | 陕西省延***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接 获取 油井 井壁 图象 方法 及其 电视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直接获取油井井壁图象的方法,与井壁测试有关。
我国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陆地和大陆架都蕴藏着石油,因此,合理和科学的开发石油资源,有着重要的经济意义。在石油开发的井下作业过程中,直观的井壁图象对施工的工程质量和采用的技术措施有着重要关系,决定着井下施工的成败。从地质布井、地质研究、地层产状、压裂施工寻找合适的含油段,到分析射孔质量、套管修补、坐封等无一不需要直观图象。
在浅油层开发中,经典的测井方法几乎都采用电测法,(《电法测井》,张庚骥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年),电测法包括自然电位测井、电阻率测井、侧向测井、感应测井和电磁波测井等,所有这些方法都把变化的电参量沿井深方向展开,得到相应的一系列曲线,然后根据已掌握的岩层各种特性知识和经验,对曲线作出解释,为工程施工、油田开发提供设计依据。但是所有方法都无法取得直观资料,因而人们对各种石油开发中的问题只能囿于推理探测,至今仍有一些实际工程现象无确定的解释。长期以来,石油工作者试图寻求更为直观地获取井下资料的手段。
井下超声波电视系统(《声波测井原理》,楚泽涵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85年)曾引起国内外同行的关注,但由于该系统的分辨率、清晰度受温度影响而显得不足,以致未能在实际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长江水利规划局1986年研制成一种探测水坝内部情况的电视摄象机,它只能单向摄象,且摄象管分辨率低。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测井方法与新的井下电视摄象系统,从而直接获取裸眼油井井壁的图象。在人们所熟悉的成象方法中,光学成象的质量最高,井下电视就以这一基本事实为依据。
本发明是按以下方案实现的:井下电视摄象系统采用微机控制的CCD摄象机和结构特殊的光学系统,并配以电子快门,直接获取井壁图象。图象信号经视频同轴电缆输到地面,经控制器、图象处理器、录像机、监视器直接显示井壁图象,后经自动照象系统拍片,把井壁资料永久记录保存下来。
由于油井是细长孔,所以要获取井壁图象,光学系统需以360°园周方向旋转,步进电机、电子快门、光学系统之间匹配成间歇摄象机构,从而获得正常的井壁图象。
在沿园周拍摄的同时,摄象探头还必须沿井深方向移动,为了防止漏测或图象重复,需要合理地计算出垂直测井的速度。
井下电视摄象系统在摄象的同时,还必须取得空间方位信号。采用光学罗盘给出磁北信号,摄象机光学系统每旋转一周就会出现一个磁北信号脉冲,信号脉冲到达地面,经与图象信号复合,在图形上直接显示磁北方位。该脉冲由图象处理器自动切换,使整个图象磁北对准,完成径向定位。垂直方向的定位是依靠深度的测量完成,深度计设在地面,根据电缆移动的距离,以电压变化的大小来测定,采用光电脉冲转换器显示,从而确定垂直位置。
井下电视摄象系统地面设施的主要任务是,使摄象探头按要求上下移动,完成全井深测井,同时把摄象机传到地面的信号在显示器上重现,并为摄象机输入同步信号,把深度信号、磁北信号叠加在图象上。地面设施由电缆车、水灌车、仪器车三部分组成。电缆车专供电缆起放用,装有深度计;水灌车加注SP-169冷却液专供置换液;仪器车装有控制显示仪器,井下信号的接收及地面信号传输均由仪器车来完成。
图一为井下电视摄象系统的地面设施框图。
摄象探头是系统的技术核心部分。
图二是摄象探头简图。图中,1CCD摄象机,2步进电机,3光学成象转象系统,4反射镜驱动部分,5棱镜驱动部分,6摄影窗口,7照明光源,8浮标。
井下摄象探头呈园柱形,它的提升和下降均由地面电缆车经电缆屏蔽层传递动力。注水管与电缆同步进行。为了达到同步的目的,水管滚筒由深度计发出的深度信号控制转速,使水管与电缆同步。
在摄象过程中,探头有时会偏离轴线,从而引起摄影系统的象距变化。为此,在摄象探头两端装有扶正器进行伺服调焦,确保图象清晰。
探头壳体采用不锈钢制成,分段连接。光源、步进电机及CCD摄象机均由特殊的水冷装置冷却。冷却水采用注入水,经换热后喷出。喷头上装有单向阀,以防逆向灌入。探头上吊环由电缆屏蔽层固定,屏蔽层采用钢丝网起承重作用。整个壳体连接面均采用耐油橡胶密封圈。密封失效,后果将是很严重的。
探头在常温下装配。当探头放至油井深处时,压力和温度会发生变化,电子器件的性能参数也会发生变化,整个系统将失去稳定性。为此,采取壳体表面涂以绝热层,装设半导体制冷片,和置换液自然循环冷却等综合性措施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延安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局综合研究所,未经陕西延安地区石油化学工业局综合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铝合金铸件的水溶性烧结型芯技术
- 下一篇:气功治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