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101970.4 | 申请日: | 1988-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59C | 公开(公告)日: | 1996-04-17 |
发明(设计)人: | 长谷川秀夫;高桥利男;宫川正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9/00 | 分类号: | B29C49/00;B29C49/3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吴明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造 手柄 吹制瓶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制造带手柄的热塑塑料瓶的一种装置。
已经知道,通过对PET树脂材料的单个型坯的吹模来制成一个带手柄的热塑塑料瓶是困难的。
在一份出版物中,例如在编号为99350/1983的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开中,建议采用型坯和手柄分别形成的方式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首先将手柄放在手柄夹具里,而手柄夹具则放在吹模里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将型坯放入吹模里;接着进行吹模。
在传统的制造方法里,由于手柄是靠与型坯分开的手柄夹具固定在预定位置上的,因而需要有一个附带装置来移动手柄夹具。此外,当手柄被固定后移动型坯时,手柄和型坯之间的位置关系很容易发生差错。结果,手柄固定在吹制瓶上的位置将发生错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的一种装置和一种方法,在这种吹制瓶里,手柄和型坯有正确的位置关系。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受压流体吹入与手柄一起放在吹模里的、被加热到适于模制温度的热塑型坯里,从而形成一整体模制品,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型坯和手柄以正确的位置关系被预先夹住,它们被同时移入吹模并经受吹模成型。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的装置,这种装置包括:
一环转的传送部件;
一安装在传送部件上的,使型坯保持垂直的第一夹具,
一安装在传送部件上的,夹住一手柄,使手柄相对于型坯在预定位置上的第二夹具,
一加热型坯的加热部件,
一接纳在第一和第二夹具上的型坯和手柄的吹模,
一吹气部件,当型坯位于吹模里时,它将受压气体提供给型坯。
在附图中:
图1是用来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的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详细显示了一型坯夹具和一手柄夹具;
图2是图1所示夹具的前视图;
图3是吹模的纵剖视图;
图4是沿图3中的A-A’线的横剖视图;
图5是利用本发明的方法获得的带手柄的吹制瓶的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用来制造带手柄的吹制瓶的装置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是沿图6中的B-B’线的剖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推荐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中,使用筒形的带底部的型坯。这种型坯或是由PET树脂之类的合成树脂注射成型,或是在筒形制品的一端被封闭后被挤压成型。
手柄可由聚丙烯,聚乙烯之类的合成树脂注射成型。
在本发明中,型坯和手柄被夹在正确的位置上。为此,夹住型坯的夹具和夹住手柄的夹具被固定在同一个传送部件的预定位置上,并且它们被同步地移入吹模里,此时它们分别夹住型坯和手柄。型坯夹具可以有一个可旋转的心轴,而手柄夹具可以处于不旋转的状态,这样,只有型坯在制造温度上被加热时和在被移入吹模之前发生旋转。
此外,型坯和手柄是通过使用成型模被注射成型的,在这种成型模里有一个制型坯的型腔和一个制手柄的型腔,以便当它们在被吹制时保持正确的位置关系,其次,当型坯和手柄移入吹模时,型坯的嘴部和手柄的浇口能被保持在预定的位置上。
在上述的情况下,型坯和手柄被同时地置于吹模内,在吹模中,手柄被置于形成在吹模内壁上的凹槽里。然后,受压流体以通常的方式提供给型坯,这样可以获得手柄被固定在正确位置上的带手柄的吹制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制造方法,制造一种带手柄的吹制瓶的装置的一个例子。
在图1里,标号5表示环转的传送部件。带有一可旋转的心轴11的第一夹具1被安装在传送部件5的外缘上。心轴11用来支承型坯3,型坯3上有方向向下的颈部。用来支承手柄4的第二夹具2以不旋转的方式也被安装在传送部件5的外缘上。第一夹具1和第二夹具2互相之间在传送部件5上有预定的位置关系。笫一夹具1和第二夹具2随传送部件环转、并循环地处于加热状态和吹制状态。标号6表示加热器。
在这个实施例里,型坯和手柄分阶段制成,且型坯3以倒置方式置于心轴11上,即型坯的颈部方向向下。然后,传送部件5环转,将带型坯3的型坯夹具1移向加热位置,在那里型坯3由加热器6加热至制造温度,而心轴11在旋转。然后,手柄4被固定在手柄夹具2上的钉21的预定位置上。然后,型坯夹具1和手柄夹具2一起被移入吹模8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树脂有限公司,未经三菱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19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