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硝酸钠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2276.4 | 申请日: | 1988-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936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文生 |
主分类号: | C01D9/02 | 分类号: | C01D9/02 |
代理公司: | 山西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王光华 |
地址: | 山东省金胜村***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硝酸钠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一种硝酸钠的生产方法,是以硫酸钠、石灰为原料,同时逐步进行中和及复分解反应的硝酸钠生产方法。
已知的硝酸钠生产方法,主要有中和法:是用工业碱(纯碱或火碱)与硝酸或硝酸尾气(氧化氮混合物)进行中和反应制取硝酸钠。这种方法需耗用大量价格较贵而又市场紧缺的工业碱:其次,有复分解法:无论用碳酸钙和硫酸钠的混合物与硝酸反应制取硝酸钠(1926年德国专利533,107),还是用硝酸钙与硫酸钠反应制取硝酸钠(1939年日本专利130,555),都是在摩尔浓度低的中性溶液里进行,迅速生成细小的硫酸钙,使分离操作困难和产品纯度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硫酸钠、石灰为原料,使硫酸钙沉淀容易分离除去的硝酸钠生产方法。
实现本发明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以1∶(2.0~2.1)的当量比,将硫酸钠溶解于硝酸中使生成硫酸氢钠溶液,溶液的摩尔浓度分别为〔NaHSO4〕=2.0~3.2M,〔HNO3〕=2.1~3.3M,其反应如下:
然后逐渐向溶液中加入石灰(或石灰和碳酸钙的混合物),控制反应温度在50~90℃,调节PH值。当溶液的PH值达到10~12时,停止加入石灰;使由硫酸氢钙逐渐形成颗粒较大的二水硫酸钙沉淀,其反应如下:
保持溶液PH值在10~12不变的情况下,在40~60℃加热1.5~2.0小时,然后沉淀分离除去二水硫酸钙,向澄清透明的粗品溶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或碳酸氢钠)溶液,至无沉淀析出,煮沸30~40分钟,分离除去碳酸钙沉淀,并检查调节溶液PH值接近中性,蒸发至120~125℃,然后冷却、干燥即得纯度达95%以上的硝酸钠。
用沉淀体积1/3的水分别洗涤二水硫酸钙和碳酸钙沉淀,回收洗液中的硝酸钠,最后制得硝酸钠的总收率(以硝酸计)达98%以上。
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廉价易得的石灰和硫酸钠为原料;中和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同时逐步进行;用石灰缓慢调节反应溶液的PH值,使逐渐形成颗粒较大的二水硫酸钙沉淀,这样既降低了成本,节约了工业碱消耗,也使沉淀易于分离,简化了工艺操作,提高了产品纯度。
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是:量取摩尔浓度为4.5的稀硝酸240ml,加入75g纯度为95%的元明粉,溶解后逐渐加入CaO含量为80%的生石灰,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控制反应温度在80~90℃,直至完成中和反应(加入的生石灰量约40g)。反应结束时PH值为11左右,在40~60℃维持1.5小时,分离除去二水硫酸钙,得滤液220ml。用80ml水分作两次洗涤滤渣,与中和液合并回收。向澄清透明的溶液中逐渐加入碳酸钠饱和溶液,至无白色沉淀出现。煮沸半小时,分离除去碳酸钙沉淀,洗涤滤渣,回收洗涤液,测PH约为7.0。蒸发至120~125℃,然后冷却、干燥即得纯度为98%的硝酸钠93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文生,未经王文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2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