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用薄膜制成的筒形包装体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88102500 | 申请日: | 1988-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250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濑谷清美;大西章次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5B51/10 | 分类号: | B65B51/10;B65B9/00;A22C1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程天正,林长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膜 制成 包装 及其 制作方法 制作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利用薄膜制作的,填充诸如香肠、火腿、棒状干酪等加工食品的圆筒形包装体,特别是关于卷成圆筒形的肠衣薄膜的两端呈紧束形状的圆筒形包装体及其制作方法和制作装置。
图10是先有的用薄膜制作的填充香肠、火腿等食品的圆筒形包装体的轴测图。
先有的这种包装体,加工食品是用例如偏二氯乙烯-氯乙烯共聚物延展成的带状肠衣薄膜进行包装的。将带状肠衣薄膜卷成圆筒形后,利用高频熔接技术将其两个边缘熔接在一起。图中,用符号2表示高频熔接密封线。将加工食品填充到做成圆筒形的圆筒套1内后,将该圆筒套1的两端束紧,利用由金属铝等材料制成的金属夹3夹住。
用这种金属夹3将两端夹紧的圆筒形包装体,由于其两端的金属夹的强度很高,所以,在后续工序进行蒸馏处理(高温高压杀菌)和煮沸等热处理时,集束部分能够承受包装体内压力的增高。
然而,在用金属夹3夹紧的包装体中,虽然其两端集束部分耐压强度高,但包装体在该集束部分的密封性不好,因此,在加热处理工序中,随着包装体内压力的上升,加工食品的水份就可能从该集束部分渗出来,对于象火腿等食品进行真空包装时,可能会从该集束部分产生真空回吸现象。所谓真空回吸,就是外部气体从该集束部分侵入包装体内,从而破坏包装体内的真空状态。如果产生了这种真空回吸现象,就会使包装体内的食品腐烂变质。
另外,对于加工食品,由于其包装形式与人们的购买欲望有关,所以,从提高销售额的角度,希望能生产出与图10所示的先有的包装形式不同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包装体。
因此,最近有人提出了不再使用金属夹3,而在把圆筒形套的两端束紧后,利用超声波将该集束部分的肠衣薄膜熔接起来的包装体。例如,日本国专利公报特开昭59-26424号公报就记载了这种包装体。
然而,这种仅靠超声波熔接技术将圆筒形套的集束部分的肠衣薄膜熔接起来的包装体,虽然其集束部分的密封性和包装体的外观都很好,但集束部分的熔接处的耐压强度却反而降低了。因此,这种包装体虽然对于那种只通过包装即可出售的产品是适用的,但对于象香肠和火腿之类的加工食品在包装之后还需要进行蒸馏和煮沸等加热工序的产品,就不能使用了。也就是说,只将集束部分熔接起来的包装体,对于因进行蒸馏和煮沸等加热处理而引起的内部压强的增大,由于熔接部分的耐压强度不够,因此,熔接部分便会破裂,导致密封性下降,从而可能由于外部气体流入而引起食品腐烂变质,或者使食品的水份渗出包装体外的可能性增大。而且,最严重的情况,就是包装体的熔接部位在进行蒸馏的过程中就可能产生破裂。此外,对于这种包装体,如果为了提高集束部分的肠衣薄膜的熔接强度而采取提高超声波声极头和反射声极之间的接触压力的办法,则熔接部分可能会发生熔化过度等现象,或者集束部分被熔断,使熔接部分的耐压强度不足,从而不能完全密封。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不用金属夹、仅靠超声波等熔接手段便可将包装体的集束部分熔接成具有足够的耐压强度。
本发明包括圆筒形包装体、包装体的制造方法和包装体的制造装置等三部分,圆筒形包装体是由将带状肠衣薄膜的两个边缘熔接在一起形成圆筒形套后,将食品填充到该圆筒形套内,然后将该圆筒形套的两端束紧并在集束部分将肠衣薄膜与增强膜熔接在一起而形成的;
包装体的制造方法是:将带状肠衣薄膜卷成圆筒形后,将其两个边缘熔接起来制成圆筒形套,然后将食品填充到该圆筒形套内,并将该圆筒形套的两端束紧使之形成集束部分,最后将增强膜附在集束部分并与肠衣薄膜熔接在一起;
包装体的制造装置包括:将带状肠衣薄膜卷成圆筒形的成形部件、将由成形部件卷成圆筒形的肠衣薄膜的两个边缘熔接在一起的熔接部件;向形成的圆筒形套内填充食品的填充嘴;将填充了食品的圆筒形套一段一段地集束起来的集束机构;向圆筒形套的集束部分的外面提供增强膜的增强膜供给机构和在集束部将肠衣薄膜与增强膜熔接在一起并予以切断的熔接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吴羽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偏心装置
- 下一篇:改进的互锁开关底板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