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反重力金属铸造的设备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2623 | 申请日: | 1988-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2623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14 |
发明(设计)人: | 乔治·D·查德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属铸造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6 | 分类号: | B22D18/0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杨梧 |
地址: | 美国新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力 金属 铸造 设备 方法 | ||
1、一种通过排除透气铸模内的空气进行熔融金属反重力铸造的方法,上述铸模密封在一个可抽真空的铸模室中,铸模有一个连接铸模型腔的注入管,其上有一个凸出的自由端,所包括的步骤有:
向密封室内处于基本上无空气的惰性气氛中的坩埚提供所铸的熔融金属,上述密封室有一开口适合于使上述注入管的自由端从其中穿过,且上述密封室暴露在上述开口和上述铸模室之间的环境空气源内;
其特征是该方法还包括使上述金属的上表面与环境空气源间隔足够的间距以防止循环气流将空气从上述开口向下带入上述金属,并且除了在移动步骤和上述铸模的注入过程之外均使上述表面保持上述间距;
相对移动上述注入管和上述坩埚密封室,使上述注入管的自由端伸出并穿过上述坩埚密封室到达坩埚中熔融金属表面以下的位置,抽空上述铸模室使铸模内部有足够低的压力,此压力要低于上述坩埚密封室内上述惰性气体的压力,从而使熔融金属通过上述注入管上升注入上述铸模的型腔;
然后反向相对移动上述铸模注入管和上述坩埚密封室将上述注入管从上述开口中抽出。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在上述注入管和上述坩埚密封室相向移动而将上述密封室中的惰性气体吸入上述铸模的同时,给上述铸模室抽真空。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注入管的上部在上述铸模室和上述铸模之间是密封的。
4、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当上述注入管的自由端位于上述坩埚中熔融金属的表面之下时,给铸模室中上述铸模的外部提供气流。
5、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铸模室和上述铸模注入通道的上部分别装有抽真空连通件,并至少在上述注入管位于上述坩埚中熔融金属表面之下的一段时间内由此保持上述铸模通道上部的压力使之低于铸模室中铸模外部的压力。
6、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金属上表面和上述环境空气源之间所保持的上述间距大于8英寸。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金属上表面和上述环境空气源之间所保持的上述间距至少约为18英寸。
8、按照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条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金属上表面和上述环境空气源之间的上述距离是靠在上述坩埚密封室开口和上述可抽真空的铸模室开口(上述注入管从中伸出)之间加一个能回复可压缩的柔性保护罩来保持的,此保护罩在上述相对移动的第一步骤过程中压缩且与上述铸模室形成密封,而随着上述相对移动的第二步骤此保护罩恢复其原始形状。
9、按照权利要求1~7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金属上表面和上述环境空气源之间的上述距离是靠在上述坩埚密封室上加一个可移动件来保持的,当上述坩埚密封室与上述注入管相对移动互相靠近时该可移动件压缩且与上述铸模室形成密封;当上述坩埚密封室和上述注入管相互分开时它回到原始位置。
10、按照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当上述坩埚密封室与上述可抽真空的铸模室的下壁(上述注入管从其中伸出)相接触时,上述可移动件压缩。
11、按照权利要求1~10中任一条的所述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注入管是不透气的,并且包括:在上述坩埚密封室内使惰性气体保持足够的压力以防止空气从上述开口进入上述密封室内部。
12、按照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保持在上述坩埚内的惰性气体的压力高于大气压。
13、按照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上述惰性气体的密度至少约与氮气相同。
14、按照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靠空气或惰性气体使上述铸模室与上述坩埚密封室相互绝热,由上述注入管所造成并通过其进行的热传递除外。
15、按照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条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的特征是,为上述坩埚密封室上的上述开口配备一个第一活动盖,在上述注入管的下端穿过开口前取下上述第一活动盖,并在上述注入管抽出上述开口后将上述第一活动盖重新盖在上述开口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属铸造技术公司,未经金属铸造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