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烟草栽培金针菇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2747.2 | 申请日: | 1988-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1848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系;孙延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学系;孙延英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云南省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罗东,欧亚平 |
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前***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烟草 栽培 金针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蘑菇人工栽培技术领域。
众所周知,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是一种富有营养的美味食用菌。目前金针菇的栽培已可实行工业化生产。通常栽培金针菇主要是用阔叶树和针叶树(柏树、杉)锯屑加细米糠、玉米浸出物或者用柠檬酸渣以及用豆腐渣为栽培原料的方法(见专利申请号为昭57-50451、昭61-21038以及昭61-285930的叁件日本专利申请),我国也有采用棉子皮、酒糟、玉米芯、蔗渣、花生壳加麸皮(或细米糠)为主要栽培原料的方法,这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所用原料与其他食用菌栽培方法所用原料大致相同。在我国,近年来随着食用菌人工栽培生产的发展,造成上述原料非常紧缺,价格急剧上涨,为此,一些地方甚至大量砍伐阔叶树林,破坏了森林生态平衡,使食用菌生产的发展直接与森林保护发生了矛盾,而栽培食用菌产率较高的棉子皮原料,在非产棉区难以获得,即使获得其价格也十分昂贵,因此,为进一步发展食用菌生产,有必要开辟栽培食用菌产率较高的新原料。
本发明是在实现人工栽培金针菇的过程中,提供一种新的栽培原料及其相应的处理工艺,用该种栽培原料代替现行原料,以缓解现用原料短缺、资源承担能力有限的矛盾,降低生产成本,开拓工厂化生产的途径。
烟叶废料是烤烟栽培时收获烟叶后剩下的烟茎和卷烟生产及烟叶复烤过程中剩下的烟丝、烟屑、烟叶叶柄和叶脉,以烟茎而言,每栽培一亩烤烟,废烟茎就达100-125千克。
一、原理:烟草废料中含有适合食用菌生长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可溶性糖类和无机物,但也含有抑制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的物质。烟叶废料中烟碱、过量的可溶性糖类会抑制食用菌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本发明原理就在于通过溶解这些抑制物质,使其适合作食用菌栽培原料,特别适合金针菇的栽培。
二、方法:本方法主要分原料收集、抑制物质去除、培养料配制、装袋、灭菌、接种、菌丝体培养及子体生长和收获这几道工序,而本发明的主要技术特征则体现在上述原料收集、抑制物质去除及培养料配制工序中。下面对其主要过程加以具体说明:
(一)原料收集、先将烟茎粉碎成锯木屑状,若是烟丝、烟屑就省去粉碎工序。
(二)抑制物质去除。即去除抑制金针菇生产的有毒抑制物质,此工序如下:
(1)用水浸泡。洗至烟叶废料洗出液无色。
(2)用不超过5%浓度的石灰水浸泡,洗至烟草废料洗出液无色,
(3)加水浸泡让其发酵(发酵、发臭)。每2-3天换水一次,7-15天后用水洗至烟叶废料洗出液无色。
(三)培养料配制。经加工处理的烟叶废料可以单独作为主体原料,也可以与其他原料搭配作为主体原料加入麸皮(或细米糠)配料来栽培金针 菇。在与其他原料搭配混合成主体栽培原料时,废烟草所占的比例为18-78%,一般原料水洗后不必晒干,按其含量折合为干料来计算配料的百分比例。
用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栽培金针菇产率高于阔叶树锯木屑为主体的栽培法,并接近棉子皮为主体的栽培法。而烟叶原料是废料,其成本远远低于棉子皮,因此其经济效益是高的。若以云南烟叶废料十万吨用于种金针菇,以目前市场金针菇价格而言,可产菇5万吨以上,产值达2亿元,纯利润1亿元以上。因此,基本上实现了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以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
先采集烟草废料按前述原料收集及抑制物质去除工序方法进行处理后,按下述配方配料(以干料计算):
(1)烟草废料(经处理)73%,麸皮25%,蔗糖1%,石膏1%,水1.5倍。
同时,取下述已有技术配方作对照:
(2)锯木屑(阔叶树)73%,麸皮25%,蔗糖1%,石膏1%,水1.5倍。
配料搅拌均匀后装入罐头瓶(500毫升),盖上牛皮纸,放入高压灭菌锅中在1.1公斤/厘米2压力下灭菌1小时,冷后接入金针菇菌种,待菌丝长满后放入温度20℃以下的菇房出菇,计算其产率,产率列于表1中。
从表1结果可看出经本发明方法加工处理的烟叶废料栽培金针菇,其产量大大高于目前国外常规采用阔叶树锯屑,为金针菇生产提供了新的高产原料。
表1
配方 产率(%)
(1)烟叶废料(经处理)73%, 91.42
麸皮25%,蔗糖1%,石膏1%
(2)锯木屑73%,麸皮25%, 54.26
蔗糖1%,石膏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学系;孙延英,未经刘学系;孙延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