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柔性蒙片的蜂窝状高白度密封反光镜片无效
申请号: | 88102843.6 | 申请日: | 1988-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162C | 公开(公告)日: | 1994-10-05 |
发明(设计)人: | 罗格·R·库尔特;泰里·R·拉利;霍沃德·R·托利沃 | 申请(专利权)人: | 明尼苏达州采矿制造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 | 分类号: | G02B5/12;G02B5/12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 代理人: | 任宗华 |
地址: | 美国明***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蜂窝状 高白度 密封 反光 镜片 | ||
1、一种蜂窝状封装透镜反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包括:(1)一基片,它是将单层反光元件局部包埋在粘合剂层里组成;(2)一蒙片,它同反光元件层彼此留有一定间隔;以及(3)一狭长而交叉的粘结体网络,这条网络在所述的蒙片和基片中间延伸,它是由热成型的粘结剂材料在所述的粘结体和蒙片中间的接触位置所组成,以用来把所述的基片和蒙片粘结在一起,并形成许多将反光元件密封在内的网格;蒙片由一内层和至少一结构层组成,所述内层里面的主表面同交叉的粘结体网络相粘连,它外面的主表面则同蒙片的结构层相粘结,所述内层的维卡软化点高于蒙片结构层的软化点,也高于粘结剂材料与蒙片接触可热成型的最低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层的维卡软化点至少为80℃。
3、根据权利要求1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层的维卡软化点至少为120℃。
4、根据1-3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层的维卡软化点比结构层至少高20℃。
5、根据1-3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反光元件含有玻璃和内层,后者同玻璃的粘结性要比结构层同玻璃的粘结性差。
6、一种蜂窝状封装透镜反光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镜片包括:(1)一基片,它是将玻璃的单层反光元件局部包埋在粘合剂层里组成;(2)一蒙片,它同反光元件层留有一定间隔;以及(3)狭长而交叉的粘结体网络,这条网络在所述的蒙片和基片中间延伸,它是由热成型的粘结剂材料在所述的粘结体和蒙片中间的接触位置所组成,以用来把所述的基片和蒙片粘结在一起,并形成许多将反光元件密封在内的网格;蒙片由一内层和至少一结构层组成,所述内层里面的主表面同交叉的粘结体网络相粘连,它外面的主表面则同蒙片的结构层相粘结,所述内层同玻璃的粘结性要比结构层同玻璃的粘结性差。
7、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反光元件呈微球状,在微球的下面有一层镜面反射层。
8、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内层和结构层里至少有一层是染色的。
9、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粘结剂层含有一种增白剂。
10、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内层里面的主表面可以被打底,以改善它同粘结剂材料的粘合性。
11、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反光镜片的总CAPY值至少为27。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焊脚约占镜片总表面积的20-30%。
13、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蒙片的内层的厚度约为0.05-3密耳。
14、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蒙片的总厚度约为1-10密耳。
15、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结构层的厚度至少占蒙片厚度的50%。
16、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蒙片对可见光的透过率至少为85%。
17、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结构层的组成为聚乙烯或聚丙烯,或含有大量乙烯或丙烯之一或二者和少量共聚单体的共聚物;也可以是它们的共混物。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层由聚氨酯组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层的维卡软化点至少为80℃。
20、根据1至3或6任何一项权利要求的反光镜片,其特征还在于,所述的内层和结构层进行共挤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尼苏达州采矿制造公司,未经明尼苏达州采矿制造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84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陶瓷材料组合物及其应用
- 下一篇:无泡复合碳酸氢铵添加剂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