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X射线象增强器无效
申请号: | 88102912.2 | 申请日: | 1988-05-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478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23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文;佘永正;吴存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31/50 | 分类号: | H01J31/50;H01J1/34 |
代理公司: | 厦门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马应森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射线 增强 | ||
1、一种真空型X射线象增强器,设有光电阴极,起电子倍增作用的微通道板和输出荧光屏,光电阴极由阴极基底和阴极发射体层组成,阴极基底采用轻金属箔(例如铝箔),发射体层采用碱金属卤化物,微通道板与输出荧光屏之间近贴聚焦,本发明其特征在于光电阴极为发射体层采用密实层加疏松层变密度结构的X射线光电阴极,即在阴极表面有一厚度为1~2μm,密度为50~100%,即2~4g/cm3的密实层作为衬底层,从密实层表面至发射表面是密度呈减小变化,疏松层的厚度为100~300μm,起始处的密度为30~50%,发射表面密度为2~5%,光电阴极与微通道板近贴聚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象增强器,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光电阴极的发射体层采用碘化铯或溴化铯,其密实层至疏松层其间的密度按连续变化或不连续变化,密实层的密度最好为70%,疏松层起始处的密度最好为50%,发射表面的密度最好为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91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改进的带阻尼器的弹簧铰链
- 下一篇:测量频率和时间的装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