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新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88102932 申请日: 1988-05-19
公开(公告)号: CN88102932A 公开(公告)日: 1988-12-21
发明(设计)人: 田信义;长谷川茂;富泽孝行;藤清一;谷京一;藤井昭男;星野洪郎;松原谦一;长幡武光;高桥光俊;西山幸广 申请(专利权)人: 日本化药株式会社
主分类号: C07D473/34 分类号: C07D473/34
代理公司: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代理人: 李瑛
地址: 日本*** 国省代码: 暂无信息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嘌呤 取代 氧杂环 丁烷 化合物
【说明书】:

本发明涉及具有生理活性(如免疫抑制作用、抗病毒作用等)的新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Oxetanocins)。

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免疫抑制剂包括有烷基化剂、抗代谢物、抗生物素、类固醇、叶酸拮抗物和植物生物碱。另一方面,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Oxetanocin)(OXT-A)已在Journal    of    Antibiotics,Vol.39,No.11,PP.1623-25(1986)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1-293,992(EP    No.0    182    315)中报道。

在以往的免疫抑制剂中,据说类固醇由于具有抗炎作用和淋巴溶解作用而显示免疫抑制活性。因为它们具有种种的作用,所以它们的应用常伴有各种副作用,这已为人们所熟知。人们亦对所谓胞毒物质的其它免疫抑制剂有所了解。因而,需要研制仅对免疫组织细胞具有选择性活性,并且除免疫抑制作用外具有尽可能轻的副反应的药物。

根据上述观点,本发明进行了许多研究最终发现,下列通式(Ⅰ)表示的新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及其药理上适合的盐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和抗病毒作用,

其中R代表由下式表示的基团,

基于上述发现,本发明得以完成。

因此,本发明提供了可以作为药物的、以上述通式(Ⅰ)表示的新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和它们药理上适合的盐。

此外,本发明也提供了含有上述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免疫抑制组合物和抗病毒组合物。

本发明通式(Ⅰ)所代表的化合物的实例如下:

本发明中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可利用微生物学、化学和酶学方法,通过改变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的碱基部分制得。

此外,用下列通式(Ⅱ)表示新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可以用作为合成2-氨基-OXT-A或OXT-G的中间体

其中Y代表

并且R1代表氢原子、酰基或有选择取代的低级烷基,条件是当Y为2,6-二氯嘌呤时,R1不是氢。

通式(Ⅱ)化合物的实例如下:

由通式(Ⅰ)和通式(Ⅱ)表示的本发明化合物可以与酸形成盐。就通式(Ⅰ)化合物来说,形成盐所应用的酸,只要是药理上适合的,可以是任何酸。最适用于本目的的酸有盐酸、硫酸、磷酸等。就通式(Ⅱ)化合物而言,当然可以应用药理上适合的盐,此外,在需要时,也可应用与其它各种酸形成的盐。

下面,将对化合物OXT-X,2-氨基-OXT-A和OXT-G的制备方法作简单描述。

(A)化合物OXT-X的制备方法

根据以上图示,使具有腺嘌呤碱基的嘌呤取代的氧杂环丁烷(1)与能使OXT-A氧化成OXT-X的酶反应,这种酶不只限于纯化酶,例如,可以是能产生酶的微生物培养物或它的反应产物(如粗菌丝体和无细胞提取物),或者是从含有同种酶的动物组织(如大白鼠肝均浆)中收集到的物质,缓冲溶液的pH值约为6~9,常选用约7到8,温度约为10℃到70℃,常选用约20℃到50℃,因而,可以根据以上图示获得新的化合物OXT-X。

当酶来自于所用的微生物时,可以应用在培养基上培养能产生所述酶的已知微生物而得到的培养物(微生物细胞)。除此之外,可以应用按上述同样方法经丙酮干燥了的微生物细胞,破碎的微生物细胞,超声波处理的微生物细胞,以及经表面活性剂处理、甲苯处理得到的粗酶,或经溶菌酶处理的微生物细胞和在天然或合成的聚合物上不流动的微生物细胞。在这步反应中,化合物(2)不需要分离和纯化。即反应可以从化合物(1)到OXT-X连续地进行。

具体地说,可应用下列微生物,例如,

表1

微生物名称    储存号

白黑链霉菌(1)IFO 12738

加利福尼亚链霉菌(1)IFO 12750

Chrestomyceticus链霉菌(1)IFO 13444

subsp.lasaliensis链霉菌(1)ATCC 31180

白色链霉菌(2)ATCC 21838

比基尼链霉菌(1)IFO 13198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化药株式会社,未经日本化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2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