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一种除去百日咳内毒素的方法,一种百日咳类毒素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3075 | 申请日: | 1988-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3075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藤田勋;渡边秀夫;宫本正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7K15/04 | 分类号: | C07K15/04;A61K39/1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李瑛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去 百日咳 内毒素 方法 类毒素 生产 | ||
1、一种通过区域离心由含有Ⅰ期百日咳博德特氏菌菌株之抗感染部分及内毒素的液体中除去内毒素的方法,特征在于在过量磷酸根离子存在下向所说液体内供入钙离子,然后进行区域离心并弃去所得沉淀物。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磷酸根离子对钙离子的比例为1.25至30当量磷酸根离子比1当量钙离子。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中比例约为1.5至7.5当量磷酸根离子比1当量钙离子。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提供的钙离子是醋酸钙或氯化钙的钙离子。
5、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得沉淀物为大约0.01至0.1毫当量/ml的磷酸钙凝胶。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其中所得沉淀物为大约0.02至0.07毫当量/ml的磷酸钙凝胶。
7、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得沉淀物是在约4℃至室温的温度下、约6.5至9的pH值条件下在20分钟至2小时的时间内逐渐形成的。
8、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所得沉淀物是经溶解沉淀物而产生的磷酸钙凝胶,所说的凝胶在1M氯化钠-0.05M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解用硫酸铵分级沉淀I期百日咳博德特氏菌菌株之培养物的上清液所得到的沉淀物、以大约0.1至1.0W/V%的终浓度向pH约6.5至9的溶液内加入醋酸钙并使混合物于大约4℃至室温下逐步反应大约20分钟至2小时而制得的。
9、根据权利要求8的方法,其中所加醋酸钙的终浓度为大约0.2至0.6W/V%。
10、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区域离心是蔗糖梯度离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0的方法,其中蔗糖梯度离心是在下列条件下进行的,密度梯度:0至30W/W%;Rmax:约60,000至122,000G;时间:约10至24小时。
12、一种生产百日咳类毒素的方法,特征在于解毒处理依照权利要求1的方法制得的含抗感染部分的液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包括
a)将用硫酸铵分级沉淀I期百日咳博德特氏菌菌株之培养物的上清液所得到的沉淀物溶解在1M氯化钠-0.05M磷酸盐缓冲液中,
b)向pH约为6.5至9的溶液内加入终浓度为大约0.2至0.6W/V%的醋酸钙,
c)使混合物于大约4℃至室温下逐步反应约20分钟至2小时,
d)弃去所产生的磷酸钙凝胶,在基本上没有碱性氨基酸的情况下向经蔗糖密度离心后制得的含抗感染部分的液体内加入约0.1至0.6V/V%的甲醛,所说蔗糖密度离心的条件是,蔗糖梯度:0至30W/W%;Rmax:约60,000至122,000 G;时间:约10至24小时,
e)在大约32至42℃下将混合物保温约3至14天,以产生絮凝作用,
f)破坏絮凝的类毒素,并
g)将类毒素悬浮于培养液中。
14、一种百日咳类毒素,其内毒素含量为每10μg蛋白氮不超过0.5ng。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类毒素,其中内毒素含量为每10μg蛋白氮不超过0.1ng。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类毒素,其为按照权利要求13的方法生产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武田药品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0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形成超导薄膜的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溶解硫的组合物IR2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