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进的或有关高温下耐蚀的叠层金属结构无效
申请号: | 88103708.7 | 申请日: | 1988-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308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贾维德·伊克伯尔·昆莱西;罗兰德·享利·考夫曼;米彻尔·厄尔·安德生;威廉·莱斯特·斯帕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屋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5/01 | 分类号: | B32B15/01;B23K35/00;B23K35/3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陆丽英 |
地址: | 美国宾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改进 有关 高温 下耐蚀 金属结构 | ||
1、一种在高温下耐蚀的叠层金属结构,包括:由不锈钢组成的底金属;焊接在所述的底金属上,由镍、镍基合金、或其混合物所组成的一层隔离层;及焊接在所述的隔离层上的包含钴的一层硬表面层,用以在高温下保护所述的底金属免遭磨蚀,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含有足够量的铬,在焊接时足以禁止铬由所述底金属向外的扩散,所述硬表面层具有至少为30Rc的宏观硬度,与所述隔离层结合形成无焊接裂缝的附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底金属包含12重量百分比的铬。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层按重量至少含12%的铬。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硬表面层主要包括大约:碳0.02重量%,硅2.6重量%,铬8.5重量%,钼28.5重量%,镍和铁3.0重量%,其余是钴。
5、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隔离层具有0.25至5毫米的厚度。
6、按照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硬表面层具有1.27至6.35毫米的厚度。
7、一种生产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叠层金属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隔离层焊接于底金属上形成中间叠层,将中间叠层加热到232至482℃的温度,在该温度下将硬表面层焊接到所述中间层的隔离层上形成附层,再将所述底金属及其形成的附层加热一段足够的时间,以释放出至少一部分由先前焊接所产生的应力。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底金属及其附层的,热处理是593℃-627℃中进行的。
9、按照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加热持续时间为1-3小时。
10、按照权利要求7、8或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热处理以后,该结构在低于每小时38℃的速率下冷却。
11、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是连续的,直到到达大约149℃的均匀温度为止。
12、按照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冷却是在一个隔热环境中进行的。
13、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中间叠层被加热至4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屋电气公司,未经西屋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7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