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氯化钠转化法制取烧碱无效
申请号: | 88103721.4 | 申请日: | 1988-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40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智新 |
主分类号: | C01D1/20 | 分类号: | C01D1/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氯化钠 转化 法制 烧碱 | ||
本发明是一种制取烧碱的新方法。
目前国内外制取烧碱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电解法,以纯碱为原料的苛化法,所占比重很少。
电解法有隔膜法、汞法、离子膜法,不论哪种电解方法,其耗电都较大,建设一座适当规模的电解法烧碱厂,所需投资也较大,以电解法来发展我国的烧碱生产,显然会遇到电力供应及资金方面的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和电解法一样以食盐和水为原料,但大量节电节能,并且投资也很少的非电解制取烧碱的工业方法。
本发明的构思是:以一氧化铅与食盐水起反应,生成液体烧碱和氯化铅,再通过化学反应,把氯化铅还原为一氧化铅,一氧化铅又可使食盐水转化为液体烧碱。
具体工艺是:
一、转化反应:常温下,黄色一氧化铅与经去除泥沙的澄清的食盐水搅拌下反应:
上述反应食盐水的浓度不得高于22%(因食盐水浓度太高,pbcl2会因络合成pbcl-24而溶解),一氧化铅与食盐用量重量比为7.7-9.6∶1,反应历时20-60分钟,反应终点时,黄色一氧化铅应完全变为白色的氯化铅。
反应结束后,经分离得液体烧碱,应分析液体烧碱中是否仍含有食盐,如含有食盐则应加入一氧化铅再反应一次,以把液体烧碱中的食盐除尽。
除尽了食盐的液体烧碱,仍含有微量溶解的氯化铅,在烧碱浓缩后,冷却析出再过滤除去(回收),如需进一步除去,则可加入硫化钠,生成不溶的硫化铅经过滤而除去。
因氯化铅常温下溶解度很小,上述反应生成的食盐在液体烧碱中的含量仅为0.4%,依此法所制得的烧碱,其质量不低于苛化法制得的烧碱。
反应中生成的硫化铅,可在空气中焙烧成为一氧化铅回用。
如果在烧碱浓缩后,采取深冷(-15℃左右)以完全除去氯化铅,则可制得高纯度烧碱。
二、转化剂的还原:
常温下,氯化铅与石灰水反应:
氯化铅与氢氧化钙的用量重量比为278∶76-80,即Ca(OH)2略为过量,搅拌下反应25-35分钟,离心分离。
氯化钙溶液仍含有少量溶解的氢氧化铅,应将氯化钙溶液浓缩,因氯化钙与氢氧化铅的溶解度相差很大,浓缩后氢氧化铅首先析出,分离,氢氧化铅可以回收较完全。
氯化钙溶液经浓缩,熬干可得无水氯化钙产品。
氢氧化铅加热分解可得一氧化铅:
加热温度可控制在140-160℃,反应历时约一小时,至白色氢氧化铅完全变成黄色一氧化铅为止。
附图1是工艺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的实施例如下:
见附图1,在化盐桶1里加入食盐11,从洗水贮槽6加入洗水35搅拌下化盐,盐溶化后静置沉降,废泥12从下部排出,食盐清液13加入转化器2里,从煅烧转炉7出来的一氧化铅25也加入转化器2里,搅拌下进行转化反应,反应结束后,反应后物料14进离心机3离心分离,滤液经分析如含食盐则为含食盐的液体烧碱17回转化器2再与一氧化铅25反应。若不含食盐则为液体烧碱19去蒸浓工序得成品烧碱。滤渣加入自来水16洗涤,洗水18进洗水贮槽6,经洗涤的滤渣即氯化铅与一氧化铅的复合物15进入反应器4,再加入自来水20与生石灰21于反应器4里,搅拌下进行反应。反应后物料22进入离心机5,离心分离后滤渣为氢氧化铅24进煅烧转炉7,煅烧分解后,生成的一氧化铅25进入转化器2与食盐溶液反应。滤液氯化钙23进蒸发器8进行蒸发,蒸气27从下部通入,余气26从上部排出,冷凝水28从下部排出,蒸发浓缩后的氯化钙溶液29进入结晶器9析出氢氧化铅。冷水31从结晶器下部通入,上部流出冷却水32。晶浆液30进离心机10,分离后滤渣为氢氧化铅34,进入煅烧转炉7。滤液为氯化钙溶液33去氯化钙制造工序。
本发明的技术经济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智新,未经张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3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琴情感琴键键盘
- 下一篇:摩托车减振器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