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防锈润滑剂的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4299.4 | 申请日: | 1988-07-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2903B | 公开(公告)日: | 1991-06-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开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0M177/00 | 分类号: | C10M177/00;//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专利事务部 | 代理人: | 蔺素珍 |
地址: |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防锈 润滑剂 制造 方法 | ||
1、一种有机防锈润滑剂的制造方法,所述的有机防锈润滑剂是马来酸酐和桐油反应,再和碱反应,再和弱酸反应得到的混合物,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在反应器中先加入部分桐油,然后加入马来酸酐,水浴加热,水浴温度开始控制在60-100℃,同时搅拌,反应开始后再继续补加其余部分桐油,保持原水浴温度,桐油与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0∶1-2∶1之间,反应开始后放热,内部反应温度控制在70-200℃,待反应温度开始下降时,控制加成反应温度为70-150℃,以上整个反应时间为2-8小时,然后加入碱水,碱量与桐油+马来酸酐的重量比为1∶3-1∶1,反应温度为70-130℃,反应时间为2-6小时,加弱酸调整PH值为6-12,反应时间为0.5-2小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桐油与马来酸酐的重量比最好选在3∶1-4∶1之间,马来酸酐与桐油的内部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110-150℃;加成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85-105℃;碱量与桐油+马来酸酐的重量比最好选在1∶2-1∶2.5之间,加碱水后的反应温度最好控制在95-105℃之间;加弱酸调整PH值最好选在8.5-10.0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碱为LiOH、NaOH、KOH、NH4OH和有机胺,有机胺为三甲胺、三乙胺、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丙醇胺、二丙醇胺、三丙醇胺、甲基二乙醇胺、甲基二丙醇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弱酸为苯甲酸、硼酸、醋酸、柠檬酸、葡萄糖酸、癸二酸、油酸、苹果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开采研究所,未经煤炭工业部煤炭科学研究院北京开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429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