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砖的敷设框架无效
申请号: | 88104465.2 | 申请日: | 1988-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722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5-20 |
发明(设计)人: | 林功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功生 |
主分类号: | E01C5/22 | 分类号: | E01C5/22;E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彦斌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敷设 框架 | ||
本发明涉及木砖敷设框架,该木砖敷设框架把用于敷设在公园内的道路、一般道路的人行道、停车场的路面或临时举办展览会场用道路、以及其它道路的木砖保持,配置在相应道路地基上,来进行木砖的铺装。
以往,使用木砖的铺装见之于有步行者天堂之称的人行专用道和公园内或庭院等处。
这些木砖的铺装通常采用以下施工法。
首先其第一种方法,将干拌灰泥大致平滑地构成地基,然后在该地基上以适当的间隔配置多个木砖,并用木锤等工具使木砖间的凹凸不平消失,同时敲齐木砖使其下部被一些灰泥埋没。随后,在各木砖的接缝中注入熔融的沥青并凝固,其上面再装入砂子。
其第二种方法,在平抹均匀灰泥的混凝土地基上涂一层沥青底层,其上面再涂熔融沥青溶液,然后将多个木砖依次一个个地按适当间隔分开配置在沥青层上,此后在木砖的各接缝中注入熔融沥青并凝固,再对接缝进行修整加工。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在地基上配置木砖时,必须用木锤等敲击以消除各木砖之间的凹凸不平。
然而,以上木砖的铺装施工时,仍存在许多问题,实用性不足。首先,就上述第一种或第二种木砖的敷设施工方法而论,都需对多数木砖一个个排列好并由上面敲击齐平,因此作业的效率十分低。而且不易保证铺装面的平滑性。此外由于采用目测确定木砖的排列,保持各木砖间一定的接缝宽度必然也就成为一个难题。
而且,上述的以往的木砖敷设法,是用灰泥和沥青将木砖固定在地基上,同时接缝也是用灰泥和沥青固定,雨水等就无法渗透到地下,故在木砖的铺装面上容易产生积水的问题。从而引起木砖腐蚀等结果。另外上述木砖是用沥青等来固定,含水分的木砖的膨胀或干燥木砖的收缩也无法被吸收。
于是,提出了将多个木砖按所定配置来排列,还在各木砖相互的间隙中充填沥青、丙烯橡胶或聚胺脂橡胶等结合材料来进行结合,从而形成板状复合木砖的方案(日本专利申请公开昭59(1984年)-91006号)。
此外,还提出了利用结合材料将多个木砖在如上例一样排列下进行固定结合,作为上述结合材料使用了树脂与橡胶屑混合并且在其内而具有贯通的空隙部分的材料方案(日本实用新型申请公开昭61(1986年)-192010号)。
并且,还提出了用框体和木砖构成道路用块体的方案(日本实用新型注册申请公开昭和62-31106号),上述框体是,将所用高度的侧壁构成的几个区格集合成一个整体,并在该侧壁的内面下部设置突起;上述的木砖被嵌入上述的区格中。
但是,在以上三种方法中,用第一种方法铺装道路等的情况下,由于结合材料没有透水性,雨水等不能渗透到地下,存在着在铺装面产生积水的难点,结果引起木砖的腐蚀问题。而且结合材料难以保持充分的柔软性,无法完全适应木砖伴随湿度变化而产生的伸缩,因此,也成为难点。此外,由结合材料结合木砖的工程也是不容易的,也成为存在的极重要的问题。
上述的第二种方法虽打算解决透水性的问题,但上述结构实际上对确保透水性似乎也是不容易的,与前一例相同,由结合材料结合木砖的工程并不容易。
上述的第三种方法中,区格是没有底的,因此,装入区格中的木砖下部被上述侧壁内面下部的突起嵌入,以阻碍其进一步下降。因为这样的结构,有可能保证其透水性,但是,这种突起不能象凸缘那样相对于侧壁的侧面后退或伸出,所以不能吸收区格内的木砖因水分而引起的膨胀或收缩。另外,由于用上述的突起来支承木砖的底部,所以木砖下部的被上述突起嵌入状态的差异,而引起被块体支承的各木砖上表面高度的不同,因此,存在难以构成平坦路面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将木砖独立的敷设框架,可容易地将木砖安装在该敷设框架上。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将木砖保持并敷设到人行道等的情况下,充分容许木砖伴随湿度变化而伸缩的敷设框架。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获得将木砖保持并敷设到人行道等的情况下,能确保透水性的敷设框架。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获得一种敷设框架,将木砖保持在该框架中并敷设到人行道等的情况下,当其上面受到行走的行人及行驶的汽车而引起的外力时,可容许木砖在此情况下产生弹性变形,并把木砖的变形保持且限定在一定的安全范围内,以防止木砖产生裂纹。
本发明涉及木砖敷设框架,即,在框架中有多个木砖保持区域,它们与敷设时木砖的排列相对应地排列构成在各保持区域中设有木砖的固定结构;在这种木砖敷设框架中,在上述各保持区域的区壁上设置有弹性的、向区域内下方倾斜突出的凸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功生,未经林功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44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空塔柱沉入坚硬水底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多色金属膜复合布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