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走时轮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4517.9 | 申请日: | 1988-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4553B | 公开(公告)日: | 1991-10-30 |
发明(设计)人: | 池上敏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4B13/02 | 分类号: | G04B13/02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陈展元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走时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与时计的走时轮的构造有关。
在传统的走时轮构造中,如日本专利公告第62-161076号所示,齿轮和齿轴分别制造,然后作压配合。日本专利公告第61-48869号揭示将齿轴部,齿轮部及轴部用树脂粘合成一体。另外日本专利公告第61-55472号揭示将中心孔,主体部,和在主体上膨胀形成的齿一体形成。
在日本专利公告第62-161076号揭示的结构中,齿轮的形成是通过在冲压加工形成的环形板上铣齿。齿轴部是通过在车削形成的轴上铣齿,与齿轮分别形成。然后将齿轴部压入齿轮部作压配合。齿轮部和齿轴部的加工,分别需要20至30秒钟。组装时间需1至2秒钟。
在日本专利公告第61-48869号的结构中,要求有承受中心齿轮和齿轴压入力的强度,有承受装指针和卸指针的力的强度,并要求有承受普通杠杆压力的强度。因此,要求齿轮和齿轴为高强度件,加大齿轮和齿轴组合件,并要求增大齿轮板的厚度。而且加工时间需十几秒钟。因此,因为使用昂贵材料,并且加工时间相对增加,成本便增高,为提高强度,时计的厚度也需增大。
在日本专利公告第61-55472号的走时轮中,虽然这结构有缩短加工时间的优点,但是结构为在中心部开孔,并且在基板上冲压,形成圆周上的十个独立的齿。于是,为了增加模具的强度,每一齿便可能较大。并且开中心孔时,由于要求孔径大于基板的厚度,有齿围绕其孔形成的齿轮必然十分大。这对走时机构的加速轮系或减速轮系是不相宜的。尤其在将走时轮用于前轮系,加速轮系或减速轮系时,由于中心孔非常大,并且由于前轮系必然有剪切裂痕,便使轴承部的转矩损失大。而且,由于每一齿独立,制造时每一齿的高度可能有差异。齿轮高度的差异使齿上表面定位困难。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走时轮,其齿轴部,齿轮部及轴承部,都用有理想强度的同一种金属材料一体制造,特别为轴承部,用塑性加工法制造,例如用锻造或压铸,取得光滑加工表面,从而减少转矩损失而进一步形成一致的齿形。因此,完成的走时轮,可以有足够齿轴高度去和其他齿轮啮合,以满足形成加速轮系或减速轮系运转方面的要求,以降低成本。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俯视。
图2至5为其剖视。
图6及8为轮系夹板另一实施方案剖视。
图7(a)及7(b)为分齿轮及齿轴的一个齿轮及齿轴的透视。
图9示本发明一个方案的齿轴齿形。
图10至12为另一方案走时齿轮及齿轴的剖视。
图13(a)及(b)分别为本发明工序的俯视及剖视。
图14为轮系夹板另一方案的剖视。
图15为本发明一个方案的第五齿轮齿轴的剖视。
图16(a)及(b)为图15中之第五齿轮及齿轴的锻造或压铸及剪切和模具主要部分的俯视及剖视。
图17(a)及17(b)为一个方案的剖视,示本发明走时齿轮及齿轴的支承方法。
图18为模具简略剖视,示本发明锻造或压铸的另一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45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吸制品
- 下一篇:调节水流的自动操作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