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二甲酸双二甘醇脂肪酸酯增塑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167.5 | 申请日: | 1988-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39B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01 |
发明(设计)人: | 娄丽颖;吴全才;赵希久;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阳石油化工专科学校 |
主分类号: | C07C69/80 | 分类号: | C07C69/80;C08K5/10 |
代理公司: | 辽阳石油化纤公司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在川,王莹 |
地址: | 辽宁省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甲酸 甘醇 脂肪酸 增塑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由生产乙二醇的副产物和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聚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PET)生产过程中的残渣为主要原料制备一种新型增塑剂的方法。
目前,世界上常用增塑剂品种约有200多种,大体上可以分为邻苯二甲酸酯,脂肪族二元酸酯,磷酸酯,环氧化合物,二元醇或多元醇酯,聚酯等几大类。这些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中,以改善可加工性,增进柔软性和挠曲性等。其中邻苯二甲酸二辛酯因其综合性能优异应用最广,自1940年工业化以来,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但自美国癌症研究所(NCI)和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提出DOP能致癌后,DOP的毒性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纷纷致力于寻找DOP的代用物。
国内因增塑剂原料缺乏,尤其需求量最大的DOP所需的邻苯二甲酸酐和辛醇更为短缺,限制了新品种开发工作的进展,致使目前能稳定生产的品种不过近20种。因此,寻求新资源,研究合成增塑剂新工艺,开发新品种已成为一项紧迫任务。国内已有以名称为(一缩二乙二醇用于合成耐寒增塑剂的研究)(燕山油化,1983年第3期P121至125,P171)的报导,它是利用生产乙二醇的副产物二甘醇与C7-C9酸制备增塑剂,其分子结构如下:
R=C6-8
正如众所周知的原因,一元脂肪酸酯突出的缺点是与聚氯乙烯相容性差,不耐挥发,增塑效果不持久,因而制品易劣化。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增塑剂性能的缺陷,寻求一种新的合成增塑剂的原料及其制备方法。即利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MT),聚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PET)生产过程中的残渣和乙二醇生产过程中的副产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既非单体型,又非聚合型的新型增塑剂,同时使废物得到综合利用,消除环境污染,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方式实现,利用制造大宗产品对苯二甲酸二甲酯过程中的废渣(二酯残渣)或聚对苯二甲酸二乙二醇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渣(简称G酯)做改性剂,向一元脂肪酸分子结构中引入芳香环结构,增加极性基团(-C-O-)数目,制造一种既非单体型又非聚合型,分子结构如下的新型增塑剂:
R=C4-8烷基
上述芳香环结构包括聚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渣(G酯)中的有效成份苯二甲酸结构和DMT生产过程中苯二甲酸结构组分。这种苯二甲酸结构组分,包括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三种异构体的混合组分。
G酯组成如下:
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及低聚物 40-54.3%
二甘醇 8-12%
乙二醇 20-38%
DMT生产过程中的废渣(简称二酯残渣)组成如下:
邻苯二甲酸二甲酯 10.0%
间苯二甲酸二甲酯 15.0-18.0%
其余为对苯二甲酸二甲酯
实现本发明苯二甲酸双二甘醇脂肪酸酯(简称PDF)新型增塑剂的方法如下:取聚酯生产过程中的废渣(G酯)或DMT生产过程中的二酯残渣,和生产乙二醇的副产物二甘醇为主要原料,无须精制提纯直接使用,配以一元脂肪酸,在醋酸盐催化剂作用下,进行酯交换和酯化反应,粗酯只经CaO和活性碳处理既得产品。
残渣G酯或二酯残渣不经提纯精制,直接同二甘醇,按有效成份1∶2.1-4.0最好1∶2.2-2.5摩尔比投料,在催化剂作用下,于150-270℃,最好175-240℃常压和减压下进行酯交换反应。酯交换产物苯二甲酸双二甘醇半酯物(1)结构式为:
与过量5-30%(重量),最好10-15%的一元脂肪酸,在130-230℃,最好180-200℃常压和减压下,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酯化反应,当粗酯酸值小于2毫克KOH/克以下结束反应。酯化产物粗酯经脱羧、CaO和活性碳处理、压滤,便得清彻透明黄色液体PDF。
上述酯交换和酯化两步反应,选用了同一种催化剂醋酸盐,如醋酸锌、醋酸钙 醋酸钠、醋酸锰、醋酸钴,最好是醋酸盐的二种或三种复配起来使用。优先选用醋酸锌和醋酸钴复合催化剂,复合比例Zn∶Co=2∶1,应用复合催化剂明显优点是具有脱色的协同效应。
酯交换反应催化剂的用量是按其投入物料重量的0.01-1.0%,最好为0.1-0.5%加入;酯化反应按酯交换反应产物半酯物(1)的羟值,加入一元脂肪酸和按其重量的0.1-0.5%的催化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阳石油化工专科学校,未经辽阳石油化工专科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1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的喹唑啉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带电视制式转换器的磁带录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