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拼装式防腐保温″护套″无效
申请号: | 88105181.0 | 申请日: | 1988-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3553A | 公开(公告)日: | 1990-07-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河石油勘探局茨输坨采油厂 |
主分类号: | F16L59/16 | 分类号: | F16L59/16;F16L58/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刁佩德 |
地址: | 辽宁省辽中***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拼装 防腐 保温 护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采油厂的防腐保温用具,特别是用于油井、水井、气井井口控制阀及其管汇的拼装式防腐保温“护套”。
目前各采油厂对于各种油井、水井、气井的井口控制阀及其管汇都要采取防腐保温的措施,以防控制阀及其管汇锈蚀,特别是在寒冷季节还要对井口裸露的部分进行保温处理,以防止井口散失热量过多,致使油井、气井、水井井口冻结,造成停产事故。现在对油井、水井、气井进行防腐保温的方法主要有:在控制阀及其管汇表面涂防腐材料,然后用毛毡一类棉织物等保温材料包裹裸露的部分,再用玻璃丝布进行缠绕捆扎,最后用油漆涂刷,进行防水处理;也可以用棉麻织物直接进行缠绕捆扎,然后用铁丝或铁丝网进行捆扎,最后抹上水泥、白灰等材料作为保证层进行防腐保温。上述方法完成的井口防腐保温措施,不但劳动强度大、费工时、外观形状各异,很不规整,难以达到标准化、规格化要求,而且所用原材料均为易燃物质,不防火,因此给井口增加了不安全因素。另外,上述保温方法还有一个难以克服的弊病,就是进行修井作业时,要彻底拆出全部的井口保温保护层,修井作业完毕,根本无法重复利用,必须重新制作新的保护层。如果油井平均免修期为半年,则一年要进行两次上述过程,这不但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也增加了生产原油的吨成本。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拼装式防腐保温“护套”,它可以很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不但能提高保温性能,省工、省料、减轻劳动强度、降低原油吨成本,而且外观整齐,易实现标准化、规格化,提高文明管井的水平。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防腐保温“护套”不采用传统的棉织物缠绕成保护层的方式,而是按照各种井口的控制阀及其管汇的结构形状。采用高效能的保温材料以仿形模具预制成型壳,其保温材料采用含有阻燃性的聚胺酯硬泡沫材料,用该材料制成的型壳内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和防腐处理。然后将型壳组装在控制阀及其管汇上,拼装成一体,外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即制成保温“护套”。
由于本发明以含有阻燃剂的聚胺酯硬泡沫预制成型壳,再经强化处理、防腐处理、防水处理,所以拼装成的“护套”不但可提高井口的保温防火性能,而且可提高“护套”的强度、防水、防腐性能。特别是采用拼装的方式,将型壳组装成一体,装拆都非常方便。因此,本发明又具有重复使用性,这既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省工时,又延长了保温“护套”的使用寿命。它能有效地降低原油的吨成本,加速井口实现标准化、规格化管理。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采用高效能的保温材料,如聚胺酯硬泡沫,按照各种井口的控制阀及其管汇的结构形状,以仿形模具预制成型壳,在型壳内表面进行强化处理和防腐处理,涂以防腐涂料或防腐油,由于型壳是用仿形模具预制成的,所以处理后的型壳能紧密地贴紧控制阀或管汇。将处理好的型壳拼装成一体,然后将其外表面进行防水处理。拼装时型壳可用粘接剂,也可用卡箍固装。各种处理方法均采用一般常规的方法。本发明的型壳还可以采用捣制成型的方法制成,即将仿形模具组装在控制阀及其管汇的周围,直接用聚胺酯硬泡沫封装成整片型壳,然后在型壳外表面进行防水处理。当进行修井作业时,只要将“护套”从模具合模处拆开,就可以对控制阀及其管汇进行检修。修井作业完毕后,在型壳内表面涂防腐涂料,再用粘接剂或卡箍固装成一体。这种保温“护套”所用的型壳比传统保护壳的保温效果好,可以重复使用,既有助于井口实现标准化、规格化,提高文明管井的水平,又能省工时、省材料、降低原油吨成本。
本发明采用的保温材料,也可以采用不含有阻燃剂的聚胺酯硬泡沫,还可以用珍珠岩等保温材料代替聚胺酯硬泡沫,制成保温“护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河石油勘探局茨输坨采油厂,未经辽河石油勘探局茨输坨采油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1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