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244.2 | 申请日: | 1988-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2C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发明(设计)人: | 贝小来;冯圣王;杜作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9/04 | 分类号: | B01D19/04;C08L83/06 |
代理公司: | 山东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孙君 |
地址: | 2501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业 有机硅 消泡剂 生产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工消泡剂的制造领域,涉及一种烷基聚硅氧烷的制备及其与多种助剂的配比技术。
众所周知,目前,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如抗生素、味精生产中的发酵,豆制品制作,糖密蒸煮,印染,制浆造纸,石油化工,油漆涂料和洗涤剂等生产过程,会出现大量的泡沫,如不及时消除,则要使生产继续进行将会十分困难,有的则根本无法进行,有的虽能勉强,但却会带来许多损失。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泡沫,则极为重要。
尽管消除泡沫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物理法、机械法、化学法等,但是,使用化学试剂作消泡剂消除泡沫,是目前广为采用而又经济有效的方法。
消泡剂种类繁多,[1-8]但大致可归结为三大类:一是聚醚型;二是各类有机硅化合物;三是有机硅化合物与聚醚的共聚物。目前国内产品多属聚醚型,物态为液体或乳状液。其不足之处是:消泡速度慢,用量较大,抑泡性能欠佳。有一定毒性,特别用于医药、食品工业生产不理想。相比之下,有机硅类消泡剂可以多方面弥补聚醚型消泡剂之不足。
但是,现有的有机硅类消泡剂多数亦为液体或乳剂(国内未见有固体型),起消泡作用的为单一硅化物,所以不很理想,如用量大,使用面窄,即一种消泡剂大都只适用于很少几种特定的泡沫体系,同时在运输,使用和保存诸方面也不便。
为弥补已有技术之不足,本发明设计了一种新型有机硅消泡剂的生产方法,用这种方法生产的消泡剂称为SD-01型医、食等工业用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的总构思是:先合成一种特定结构的聚硅氧烷油(Ⅰ),再选择适当的固体助剂,按一定比例进行复配而得有机硅消泡剂。
本发明分三个过程进行:
一、聚硅氧烷油(Ⅰ)的合成
本发明所采用的硅油(Ⅰ)是含有烷氧基和羟基的聚烷基硅氧烷,结构式如下:
其中,R1是甲基,或乙基、或乙基、丙基、甲基等的混合基团;R2是H,或甲基,或乙基,或丙基;n与(m+1)的比在8∶2-5∶5之间;粘度在20-120cp之间,以60-80cp为佳。
聚硅氧烷油(Ⅰ)是通过烷基卤硅烷混合单体回流共水解后,分离而制得。混合单体是以2∶8-5∶5重量比将甲基三卤硅烷和二甲基二卤硅烷混合而成,加水量为单体总量的1-10%,得20cp-120cp粘度的硅油(Ⅰ)。
二、本发明所选用的助剂是:
葡萄糖或葡萄糖盐,甘露醇或山梨醇,蔗糖或氯化钠(氧化钾),三聚磷酸钠,二氧化硅等。将以上所列各物,按适当的比例逐一全部加入也可。
三、复配制备消泡剂
消泡剂各组分配比(均为重量份数)如下:
甲基硅氧烷油(Ⅰ) 5~15份
三聚磷酸钠 5~30份
食盐 20~70份
甘露醇 5~10份
葡萄糖 0~20份
白糖 0~70
葡萄糖酸钙 0~20份
二氧化硅 1~5份
其中,硅油重量与选用助剂总重量之比在1∶10-2∶5之间为宜。室温下,首先把硅油(Ⅰ)与二氧化硅混匀为组分A,其余选定组分在适当配比下作为组分B,将A与B充分混合后即得产品。
固体助剂颗粒细度与各组分混合均匀程度直接影响消泡剂的性能。助剂颗粒越细,组分混合越均匀,消泡效果越好。
下面是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
实施例1
硅油(Ⅰ)(无色半透明,pH≈7,粘度40cp,折光率1.4027,比重1.207)10份与二氧化硅2份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10份三聚磷酸钠、5份甘露醇和70份食盐混合,充分搅匀,即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30秒,重新鼓泡不超过200ml。
实施例2
硅油(Ⅰ)(无色半透明,pH≈7,折光率1.4040,粘度55cp,比重1.030)取11份与2.5份二氧化硅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12份三聚磷酸钠、10份葡萄糖、70份食盐混合,充分搅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20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50ml。
实施例3
硅油(Ⅰ)(无色半透明,pH≈7,粘度60cp,折光率1.4041,比重1.039)20份与5份二氧化硅混合均匀,然后与粉碎的20份三聚磷酸钠、10份葡萄糖、5份甘露醇、50份食盐和20份白糖充分搅匀。得白色粉末产品,消泡速度11秒,重新鼓泡不超过160ml。
实施例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4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作缸
- 下一篇:偶合含磷酰胺化合物的制备和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