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永磁交流发电机电子稳压器无效
申请号: | 88105250 | 申请日: | 1988-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5250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执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执强 |
主分类号: | H02P9/48 | 分类号: | H02P9/48;G05F1/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 交流 发电机 电子 稳压器 | ||
本发明用于无电瓶机动车辆,将永磁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稳定,属于交通电器产品技术领域。
永磁交流发电机输出电压是随转速的变化而变化的,转速低时,输出电压低,转速高时输出电压高。为使输出电压相对稳定,在已有技术中,采用了技械电阻法、电子短路法、电子串联法等稳压措施。这些稳压装置的缺点是:结构复杂、性能差、工作不可靠,寿命短,难以推广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电路简单、工作可靠、性能优良的永磁交流发电机电子稳压器,以确保车用电器在任何车速下的可靠正常工作,提高行车安全度,减少交通事故。
本发明利用了永磁发电机输出内阻随转速升高而增大这一特点,采用了并联式可控外电阻能量随机泄放原理。它由负载电流检测电路、控制开关、门限电压控制电路、功率开关、功率电阻等五部分组成。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说明其工作原理。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组成方框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工作电压波形图;
附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
附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二;
附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三;
图1中,K为负载开关、RL为负载,R为功率电阻。工作原理如下:当K不闭合时,负载RL中无电流,稳压器不工作,发电机输出电压为自然输出电压。当K合上后,RL中有电流,负载电流检测电路产生控制信号输出,该信号使控制开关接通,发电机输出电压加在门限电压检测电路两端,若发电机输出电压值低于设定的门限电压,门限电压控制电路无输出或输出较小,功率开关不动作,RL两端电压为发电机自然输出电压;若发电机输出电压值高于设定的门限电压,门限电压控制电路激励功率开关,功率开关闭合,功率电阻R被并在发电机输出端,R中有泄放电流流过,发电机内阻压降增大,输出电压降低。当发电机转速升高时,输出电压频率升高,内阻增大,内阻压降增大,输出电压被稳定在额定范围内。
图2中,U0为发电机不加稳压器时负载两端的电压,UL为加稳压器后负载两端的电压,UD为设定的门限电压。由图2可知,加该稳压器后,低转速时稳压器不影响发电机输出,高转速时,负载两端电压被稳定在额定范围内,且正负半周对称、无高压脉冲输出,保证了车用电子电器及其他电器的可靠工作。
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T为电流互感器,组成负载电流检测电路;BCR1为小功率双向可控硅,组成控制开关电路;D1、D2为稳压二极管,组成门限电压控制电路;BCR为大功率双向可控硅,组成功率开关;R为功率电阻。当负载接上后,电流互感器产生触发电压,BCR1被触发导通,若发电机输出电压值小于设定的门限电压值(D1或D2的稳压值、D2或D1的正向导通电压、BCR1导通压降及BCR的触发电压之和),BCR截止,R中无泄放电流,稳压器不起作用;当发电机输出电压值大于设定的门限电压值时,BCR被触发导通,R被并在发电机输出端,输出电压被稳定。
附图4所示的实施例,主要用于小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和图3不同之处是,去掉了负载电流检测电路及控制开关电路。其优点是电路简单、成本低、易生产。缺点是在空载时稳压器也工作,增加了发动机的动力负载,造成能量浪费,且稳压器常时间工作,易产生过热损坏,但用在小功率发电机中,适当采取散热措施,亦能可靠工作。
附图5所示的实施例,亦适用于小功率永磁交流发电机,和图4不同之处是,由R1、R2、D组成门限电压控制电路,通过调整R1、R2的值控制BCR的触发电流实现门限电压控制。D的作用是在负半周时将R1短路,加大负半周触发电流,使BCR正负半周工作对称,改善输出电压正负半周的对称性。
无电瓶车辆(如轻便摩托车、小拖拉机等),采用本发明后,配合相应功率的发电机,可使车用电器供电电压在任何车速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大大提高了这类车辆的行车安全度,减少交通事故。有电瓶小马力车辆(如摩托车),采用本发明后,可去掉电瓶,从而克服了装电瓶所带来的成本高、重量重、维护困难、易腐蚀车体、寿命短等缺点。本发明在交通领域中有极大的实用价值、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发明经实际运行,工作可靠、性能优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执强,未经李执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强型超高压传感器及其制法与设备
- 下一篇:植物酸汁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