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对眼反烧式蜂窝煤炉具无效
申请号: | 88105254.X | 申请日: | 1988-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5A | 公开(公告)日: | 1989-11-15 |
发明(设计)人: | 解恩礼;孙桂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解恩礼 |
主分类号: | F24B1/18 | 分类号: | F24B1/18;F24B1/191;F24B1/18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对眼 反烧式 蜂窝煤 炉具 | ||
本发明是根据燃烧理论设计的一种能自动定位对眼的反烧式蜂窝煤炉具。
当前,现有蜂窝煤炉具均是从燃烧室上部加煤并需人工调整对眼的炉具,使用操做不便。其燃烧方式是自下而上地燃烧,即燃烧着的蜂窝煤在下,新加入的蜂窝煤在上,空气从炉具底部进入,烟气从炉具顶部进入烟囱。这种燃烧方式从燃烧理论上来分析是不合理的。因为煤的燃烧过程是一个逐渐升温的过程,首先将煤中的水分蒸发掉,进而提高温度将煤中的挥发份挥发出来,其中含有一定数量的可燃气体,例如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继续提高其温度才能使煤中的碳燃烧,释放出热量。现有炉具由于新加入的蜂窝煤在燃烧室的最上部,煤在升温过程中挥发出来的可燃气体来不及燃烧就随烟气进入烟囱了。这样,不仅造成了热量的损失,使燃烧效率较低,而且也对大气造成了污染。如果用无烟煤制做蜂窝煤,对大气的污染还稍差一些,可达到当前的环保要求,如果用烟煤制做蜂窝煤,对大气的污染将是严重的。
本发明之炉具,彻底消除了现有蜂窝煤炉具的上述弊端。其主要原理是:用一加煤装置将蜂窝煤从炉具底部加入,并将原有的蜂窝煤顶起,使燃烧着的蜂窝煤在上,新加入的蜂窝煤在下,蜂窝煤在燃烧室内自上而下地逐个燃烧,所以称为反烧式。这种燃烧方式决定了煤在升温过程中挥发出来的可燃气体必须通过上部高温燃烧区才能进入烟囱。因此,可燃气体可在燃烧室内得到充分燃烧。这样,不仅提高了燃烧效率而且也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实践证明,燃烧效率可提高百分之五以上,用无烟煤及用烟煤制做的蜂窝煤,在本发明之炉具内燃烧,均可使烟气黑度保持在林格曼0.5级以下,大大降低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发明之炉具,如图所示,主要由清灰孔1、炉体2、炉衬3、手柄4、转轴5、杠杆6、烟道7、燃烧室8、滑板9、定位销10、托板11、支架12等组成。将手柄4倾斜,并转动手柄4,可使滑板9、定位销10、托板11一起绕转轴5转动。转动手柄4使滑板9停留在三个不同的固定位置上,可分别进行正常燃烧,加煤,封火的不同操作。当滑板转到加煤位置时,可将蜂窝煤置入滑板的煤斗内,因其内有定位销10,可使蜂窝煤自动定位,反方向转动手柄4,可将加入的蜂窝煤转至燃烧室的底部,下按手柄4可将新加入的蜂窝煤顶入燃烧室内。当滑板转至封火位置时,滑板顶部平面可将燃烧室封闭,此时炉具进入封火状态。当滑板转至正常燃烧位置时,滑板顶部平面的带孔部分在燃烧室的正下方,一方面托住燃烧室内的蜂窝煤,另一方面可向燃烧室内通入空气,从而维持炉具的正常燃烧。
本发明之炉具,虽然燃烧方式与现有炉具不同,但是燃烧室的结构并没有多大差别,关键在于本发明的加煤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从炉具底部加煤,为实现反烧创造了必要条件;2、一只手柄可进行加煤,正常燃烧,封火各种操做,并可使加入的蜂窝煤自动就位自动对眼,使操做简便、灵活、省力;3、可实现燃烧室的全封闭,从而延长了炉具的封火时间,封火时间在14至16小时之内不会熄灭。
本发明之炉具除可用来做饭、烧水之外,也可加装水套用来进行家庭取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解恩礼,未经解恩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磁能积钕镨永磁合金及其工艺
- 下一篇:一种在砂浆中替代石灰的材料及其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