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279 | 申请日: | 1988-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88105279A | 公开(公告)日: | 1988-11-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明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农作物 秸秆 栽培 食用菌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食用菌栽培方法。
现在,在一些农村地区,用玉米芯、豆秸、麦秸等农作物秸秆栽培平菇、木耳等食用菌很普遍。如《食用菌》杂志86年第3期报道《整玉米芯栽平菇技术》,介绍“用无霉变的、干的整玉米芯,从顶头锥一个2厘米深的洞,然后浸入含2%石膏粉、1%过磷酸钙、0.2%多菌灵和10%麸皮、PH为6~6.5的溶液中20~24小时,捞出沥干至含水量60~75%,捆成直径约40厘米的捆,洞朝上,然后在每个洞中按一块蚕豆大的菌种,菌种要稍露洞面,然后用薄膜包好扎紧,放在床架培养,在18~20℃条件下,34~37天菌丝即可发透。”《食用菌》杂志86年第5期报道了以葵花杆、豆秸为主料的平菇阳畦栽培试验,即先把葵花杆和豆秸切成2厘米长、葵花杆35斤加麸皮5斤,用0.5%的多菌灵液拌料至含水量60~65%,豆秸先在0.5%的多菌灵液浸20小时,捞出控水至含水量70~75%,然后混以麸皮5斤、糖和石膏各0.4斤。以上各种试验均可取得60~120%的生物学效率,为利用农村大量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闯出了一条新路。但是,现在利用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都要将秸秆粉碎或压扁,费时费力,使用一定的能源,而且容易造成污染。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探索一种利用农村大量的玉米秸秆和麦秸等,经过简单加工,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基的新方法,以期更好地利用大量的农作物秸秆。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即将玉米秸秆、麦秸等,去掉根部,切成一定长度,放于5~10%的石灰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控干滴水或压榨至无滴水,阳畦栽时切成10~15厘米长段,竖起在阳畦内排列,将料面夯平,铺上一层菌种,以盖住料面为准,然后盖上薄膜,遮盖光线,使其发菌。若立体栽培,则切成25~30厘米长段,再捆成直径25~30厘米的捆,一头或两头都接种,最好在捆的周围包上一层石灰水调的泥,若一头接种,另一头也可包上泥,然后包上或套上塑料薄膜;一头接种的,栽培筒要竖放,接种面朝上,两头接种的,需相互靠近横放,如料含水量在60%左右时,也可竖放。
这种方法改粉碎秸秆或横铺秸秆为切段竖起使用,玉米秸秆或麦秸等外壳的腊质木质物质起到了预防杂菌的作用,通气好的中心的纵向营养丰富的纤维素质可使食用菌丝迅速生长,这种方法省工省时,简便易行,可充分利用大量农作物秸秆栽培食用菌,便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这种方法亦可用于整玉米芯栽培食用菌,阳畦栽时,将玉米芯按长短分类,竖着粗细头交错排紧,排入畦内,将料面夯平,铺上一层菌种,盖住料面,后盖上薄膜发菌。如立体栽,则将玉米芯按长短分类,捆成直径25~30厘米的捆。一头或两头接种,在捆周围包上一层石灰水调的泥,如一头接种,另一头也包上泥,后包上或套上薄膜。一头接种时,栽培筒竖放。两头接种的,需相互靠近横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明,未经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