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卤虫做药物活载体防治鱼虾病害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88105288.4 | 申请日: | 1988-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326A | 公开(公告)日: | 1989-03-01 |
发明(设计)人: | 卞伯仲;曹吉祥;李明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5/64 | 分类号: | A61K35/64;A61K47/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兴茂 |
地址: |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卤虫做 药物 载体 防治 鱼虾 病害 方法 | ||
用卤虫做药物活载体防治鱼虾病害的方法(以下简称卤虫防治鱼虾病法)属于水产动物病害防治技术领域。
鱼虾病害是水产养殖业的一大天敌。鱼虾在水中营群体生活,一旦发病,无法隔离,极易传染全体,轻则减产,重则造成全军复没。所以鱼虾病害的防治是关系到养殖业兴衰成败的大事,但在鱼虾病害防治方面存在诸多困难,尤其是施药方面,因为它们数量大个体小,不能象家畜家禽那样逐个打针、灌药。所以给鱼虾施药的方法一直是人们非常观注的问题。
经查阅1986年4月由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刘茂春编的“常见鱼病的防治”、1987年2月农业出版社出版(第三版)左文功、陈锦富编著的“常见鱼病防治手册”、1987年10月海洋出版社出版,卞伯仲、孟庆显、俞开康编著的“虾类的疾病与防治”等书籍以及从中国专利局文献库中以卤虫为主体词检索出的八条专利文献中发现,迄今为止尚未有以卤虫做药物活载体防治鱼虾病害的方法。已有技术中防治鱼虾病害的施药方法不外下列两类:
(1)药浴法:即将有病的鱼虾放在予先配制好的含药水体中浸泡,或将予制的药物液直接泼洒在饲育水中。这种方法多用于鱼、虾、蟹育苗。因为育苗期的鱼、虾、蟹幼体口径太小,且喜摄食活饵料,无法将药物添加到人工配合饵料中让鱼、虾、蟹幼体口服。用药浴法施药,药物能被鱼、虾、蟹吸收的很少,难以达到抑菌药物量,故疗效不高,多半是白白地浪费 了大量药物。再者往饲育水中加药量也很难控制,药物浓度大了,养殖对象容易致死,药物浓度过低了,起不到防治病害的作用。此外药浴法只能用易溶性药物,而不能用疗效较高的难溶性药物。
(2)口服法:即将药物添加在人工配合饵料中,再用这种含药饵料喂养鱼虾。这方法不适用于育苗期的鱼虾幼体,除了上述原因外,还因饵料加工难度大。对养成期的鱼虾虽然可以用,但因掺了药物的饵料投放到水中后药物会渗出并散发异味,影响鱼虾的食欲,使鱼虾对这种饵料很少摄食,甚至不摄食。用这种方法施药同样既浪费含药的饵料,又很难达到预期的疗效。
因此研究一种对任何鱼虾都适用的用药少,疗效高且又简便易行的施药方法已成为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的迫切要求。
鉴于卤虫是非选择性滤食动物,且时时刻刻都在滤食,卤虫还具有对环境中的pH值、溶解氧、各种离子及药物浓度均有广泛的适应性和耐受力等特性,加上卤虫是鱼虾各个发育阶段均喜欢摄食的活饵料,针对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发明的基本构思是:先将难溶性药物人为地填载到卤虫的肠道中去,然后再用这种载药的活饵料-卤虫,喂养鱼虾等,由活卤虫把所需施的药物直接带到鱼虾体内,从而保证鱼虾体内能得到足以抑菌的药物量,达到既省药,又能提高疗效之目的。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卤虫防治鱼虾病法,是人为地使卤虫肠道内填满药物,然后用这种活载体去喂养需防治 病害的鱼虾,包括下列步骤:(1)根据需防治病害的鱼虾可能出现或业已发现的病情,用常规法确定适用的难溶性药物(如胺嘧啶、土霉素、无味红霉素、氯霉素等)之种类;(2)将已确定的药物研磨并用孔径50μm的筛网过筛;(3)将过筛后的细药粉按一定的配比量放入海水中控温并充气拌匀;(4)按防治对象的发育阶段(苗种、幼体或成体)选用适量相应的刚孵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较大幼体或成体,放入上述布满药粉的海水中,在一定水温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当用肉眼抽样检查,根据药物颜色断定放入上述海水中的卤虫肠道内都已填满药物时,即计算需往饲育水体中投放载药活卤虫的数量,然后按计算将足够数量的载药活卤虫投放到鱼虾饲育水体中去。上述的往海水中放入药粉的配比量,以使该海水中药物浓度为400~2000ppm为最佳。上述的使卤虫肠道内填载药物时水温和时间以控制在20°~30℃,40分~80分钟为最佳。上述的计算所需往饲育水体中投放的载药活卤虫的数量的依据是:(1)单位时间内每只不同体长的卤虫所填载药物量(与药物种类无关,只与时间成正比);(2)经过一定时间后载药活卤虫肠道内药物留存量(填载量减去排泄量,经3小时后排 1/2 ,6小时后排 3/4 );
(3)不同鱼虾单位时间内能摄食的载药活卤虫的只数;
(4)饲育水体中鱼虾的密度及体长;(5)有效抑菌药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洋大学,未经青岛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881052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芒、竹、藤编织品油漆罩光设备和工艺
- 下一篇:抗生素溶媒萃取法的改进